江苏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210012) 赵 凤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数学知识,这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那么,是否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呢?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材料呢?现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
师:现在提供给大家三根小棒,上面标有长度,先动手摆三角形,然后将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填写在下表中,并思考为什么有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让学生画出三角形进行验证。
……
案例二:
师:现在拿出学具中的三根小棒(都有长度),让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然后将数据和发现填写在下表中。
学生先拼摆、交流讨论,再上台演示摆不成的情况,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得出“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摆不成三角形”的结论,即“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思考:
上述两个案例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前者是从能够围成三角形的角度入手,后者是从不能围成三角形的角度引入。无论是用哪种教学方式,这两位教师选取的材料是一样,因而在实践中出现了共同的问题:在探究为4厘米、5厘米、9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学生出现了分歧,认为能够围成三角形的学生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操作材料的使用上有其局限性。教师给学生操作的材料都是吸管、细铁丝、磁力棒、细条等,但这些材料不是太软就是太厚,使得端点的连接不能严丝合缝,导致动手操作的普遍性大打折扣,学生无法从直观表象中抽象出本质。此外,动手操作的步骤都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力,使数学的活动经验不能得到正向迁移。
那么,该如何改进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可采用推理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改进后的教学:
师:小明家到邮局有2千米,学校到邮局有5千米,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你能有几种方案?
学生认为有以下两种情况:
师:还有哪种情况?
生1:我认为还有一种情况,即学校和邮局、小明家不在一条线上,都在不同的位置(如下图)。
师:那么,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7千米远还是近?(学生猜测远,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否如此呢?(学生将小明家的位置全部画出来,师使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如下)
学生发现,当刚好是5-2=3或5+2=7时,小明家、邮局、学校在同一条线上,这个时候就没有形成三角形。学生根据算式得出结论:三角形一边小于其他任意两边之和,大于其他两边之差。
……
思考:
从上述教学发现,课堂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如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中,学生的操作不但抑制了思维的发展,而且也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教师可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得出正确的结论。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无论哪种方法,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只要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发散性和全面性就是有效的,也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