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市宾王小学 (322000) 许向阳
问题是引发思维火焰的导火索。在新课程下的任何学科课程中,没有问题的教学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此,本文拟针对一些典型课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进行探讨。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应用性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新课程数学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数学应用意识。“课标”在“内容标准”的几个学段中都提及“能运用……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应相机渗透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出示画面:李大爷买了20只羊往家赶。文字说明:他家的长方形羊圈长4米、宽2米,每只羊大约占地1平方米。
师:李大爷的羊圈装得下这么多羊吗?
生齐答:羊圈太小了,装不下。
师:“哦。看来李大爷必须扩大羊圈的面积了。究竟应该增加多大的面积呢?你们能帮李大爷出出主意吗?
这类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懂得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设计观察性问题,培养学生细致缜密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例如,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先出示实物钟表,问:“今天我带来了一件东西,你们看,它是什么?它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四幅钟面图(见下图)。
让学生观察从图A到图D后,提出问题:你能分两个阶段看出自己一天在校的时间吗?
通过提出贴近生活的问题,吸引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挂钟上时针、分针的移动情形,再通过动脑思考和简单运算,准确地解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细致缜密的观察和思考习惯,很有助益。
三、设计悬念性问题,凸显学生认知不足与新问题之间的矛盾,推动新知识新概念的提出
例如,“百分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问题:谁能一眼看出A、B两杯水哪一杯比较甜?为什么?
问题:这一次,你还能一眼看出A、B两杯水哪一杯比较甜吗?
这样,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百分数”(百分比)的知识已经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教师顺势推出“百分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开家长会时,你的爸爸妈妈怎样才能在全班同学中很快找到你的座位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十足,跃跃欲试。因为,孩子的座位是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的问题。相信很多学生在家中都曾经尝试着用“第几组第几个”“左边”“右边”这样的语言向家长介绍过自己的座位。但是此刻教师的要求是要“简捷地、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座位。这里边是有学问、有诀窍的。那么?学问、诀窍在哪里?在学生急切的期待中教师顺势引出“数对”的概念,新的、有趣的学习便开始了。
四、设计开放型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
开放性问题的优势,是它打破了常规数学一问仅能一答、一问只有一解的僵化和封闭,给学生留出了放开思维枷锁,进行发散思维,探究更优路径的空间。开放性问题反映现实生活或数学情境中的多种变因,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必然探求某种更成功的策略。在这种体验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会得到提高。因此,在设计并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问题解决路径及其答案的多元性,给学生思维的开放及想象、联想能力的舒展以更多的机会。
例如,教师手拿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比划模仿剪掉一个角的情形。问:当我剪掉它的一个角时,剩下的部分还有几个角?
题中“剪掉一个角”是一个开放条件,剪法不同,结果或许不同。因此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有如下三种剪法:
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会很轻易地找出第一种剪法。但学生不是一个机械的模仿者,他们不会满足于这样简单的结果。在教师营造的创新氛围中,他们往往会主动努力地去探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绞尽脑汁地去创造,一旦成功,他们会感到无比快乐,这就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问题之丰富和玄妙。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启发,创新意识开始萌芽。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