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数学课堂笔记的分析探究

  • 投稿傲慢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51次
  • 评分4
  • 34
  • 0

江苏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225766) 程 剑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表明,学法指导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方法所涉及的范围及其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广泛而丰富多彩的。近年来,笔者对一个似乎已被人们淡忘或忽略的一种数学学习方法——数学课堂笔记进行了思考和探究,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有价值的学习方法。

一、数学课堂笔记的特征和作用

数学课堂笔记,是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临场记录教师讲课中的某些重要内容,或者记录听课中感到疑惑而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的行为。课堂数学笔记需要学生眼、手、脑并用,集中精力,对瞬间即逝的教学信息进行判别筛选,及时保存对于自己来说需要留存温习或研究的知识信息,这对于促进知识的理解吸收、知识要点的把握记忆、对课后的知识再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等,都具有切实的助益。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主动学习表征的课堂笔记行为,还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保存重要信息以支持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笔记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理应得到高度的评价、充分的重视、深入的研究以及大力的推广。

二、数学课堂笔记的实例分析

1.摘记知识要点,以备随时温习、查询、参考

一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有的重要知识内容往往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好的理解,并难以实现瞬时记忆。有时一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容易出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混淆和模糊状态;也有这样的情况,刚接触到的某知识内容,与前些时候学过的某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有些混淆不清。所以,需要采用记笔记的方式,记录某些知识的要点,以便进行温习及随时查阅研究。

例如,在百分数的教学课上,有学生问:“百分数和我们先前学过的分数,是一家人还是两家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触及两个知识点的交叉联系、区别及其应用。老师即刻回答说:“你想问的是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吧?那么我也可以用你打的比方来回答你。他们是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可以说他们是一家人中的两兄弟……”

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某同学用笔记住了下面这些内容:

相同:百分数和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注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能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数量,因此,在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上计算单位。

像这种对跨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鉴别的知识,做一份笔记完全是有必要的。

2.记录有代表性的解题思路或数学方法,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在六年级下学期的总复习中,除了要加强“双基”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题目的结构特点和解题规律外,还要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教师会选取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多向联想,探索多种解答途径,从而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目的。

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32千米,5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时,2小时行了80千米。照这样计算,返回甲地所需的时间比由甲地开往乙地所需时间少几小时?

某同学记下了下面这些内容(只摘取部分):

解法一(一般复合应用题解法):

教师在讲解中避开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那些术语,如“解法一”所涉及的“整体与部分思想”,“解法九”所涉及的“转化思想”等等。并且,老师也不要求学生回去死记硬背今天记下的东西,只要不时读一读、想一想,不理解时问一问,一旦遇到较难解答的数学问题时作为拓宽思路的参考则可。

3.摘记解决应用类题目中的工具性样本模型,以备需要时参照使用

为寻求呈现方式的简洁概括,数学中的某些知识可以用图形图表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例如统计图表就是“统计”的表达工具。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的教学中,教师将比的知识进行拓展,引入“生活中的比”。在互动参与中有学生联系个体饮食店的经营情况,举出了一个比的实例:

每天到我家小食店的顾客大约有100人,吃面条的人跟吃米粉的人的比是3∶2。

老师要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来表示这个比中的数学关系。一些学生应老师要求,在黑板上画出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某同学用简笔画记下了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的几种统计图表的样式(限于篇幅,此处只列举三种),以便今后参照使用:

虽然图表画得不精准,但作为课堂笔记,只要能够用简笔画记录下基本的图形模式就可以了。

课堂数学笔记的取材范围和具体记录方式很多,以上举例难免挂一漏万。笔者本意仅在以此唤起同行对这一重要学习方式的重视和研究,以期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