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用中华传统文化调出数学文化味

  • 投稿LeeJ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08次
  • 评分4
  • 15
  • 0

江苏靖江市实验学校(214500) 陈 松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也孕育着了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挖掘传统文化与数学学科的结合点,让传统文化成为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载体,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了解数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

一、周而复始与找规律

“指尖上的数学”一课,通过让学生对不同的数手指方法进行研究,去寻找规律。在研究回旋式数法时,学生通过实践,从不同角度去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找出的规律没有共性。如果这时再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会有更大的收获。

师:同学们,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的情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周而复始”可以很好地说明。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1:就是转了一圈又重新开始。

师:对,那再想想,它转的一圈是从什么指到什么指?又从什么指重新开始的呢?

生2: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这是一圈。

师:那第二次数的时候大拇指要不要算在内?

生3:不算在内,它应该是第二圈的第一个。

师:那你知道这样数的规律是什么?

生4:规律应该是每组8个,每组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

师:对,这就是“周而复始”,一圈一圈地数,当第一个再次数到时,这已经是第二圈的开始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建立数学模型并作出解释与应用。同时我们的课堂更需要传统文化与数学思考的演绎与共振,数学思维火花的迸发与碰撞,实事求是、求真求善的数学精神的分享与交融。

二、化整为零与转化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时,许多教师都喜欢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可以将不能一次称量的大象的体重转化成石块的重量,从而引出“转化”这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学生对“转化”这样的策略是理解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转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将学生所熟悉的一些词语作为转化策略的具体表现,如在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时,将大象“化整为零”,转化成能多次称重的石块;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化曲为直”,用绕绳法或滚动法测出圆的周长;在解决较复杂的图形问题时,“化难为易”,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在用计算器也不能计算出结果时,“化大为小”,从最基本、简单的情况算起;在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时,“化未知为已知”,将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化未知为已知”,将“陌生”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熟悉”的长方形。学生便有了可操作的策略,明确了转化的方向,解决问题便得心应手。

三、径一周三与圆周率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圆周长的研究。从《墨子》的“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同”,《周髀算经》中的“径一周三”、“径一周三有余”,刘徽的“割圆术”,到祖冲之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六位小数,都散发着浓浓的数学文化气息,这些都是我们数学课堂的良好素材。

“圆的周长”一课开始时,可以利用“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同”,引导学生对前一课学习圆的知识进行复习,在课结束时,再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认为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还有什么相同的?”这个问题总结全课,使学生对“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与课的开始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研究的每一个层次都与古人的研究相呼应:猜测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时有学生的猜测,也有古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径一周三”;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时,适时出现“径一周三有余”;在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究竟是多少时,教师将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的研究呈现给学生。

四、题西临壁与观察物体

在“观察物体”一课,学生懂得了,同一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我在课结束时,出示古诗《题西临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学们,这首古诗说明的道理和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相通的,课后请细细体会。”学生带着疑问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索,增强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了探求新知的好奇心,陶冶了性情,发展了思维,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数学不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而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让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体会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