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顺势而导,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自然、深刻——“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断与反思

  • 投稿礼部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66次
  • 评分4
  • 91
  • 0

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花园小学(225213) 吴 美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落到实处,这是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参加校内“一课两上”的课堂观摩活动,通过对两位教师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的对比和思考,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了深刻的体会。现根据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认识。

教师A:

师(在黑板上画出12个圆):想一想,你怎么在这12个圆中表示出分数来?

生1:我把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用分数表示就是1/4。

生2:我把12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6个,用分数表示为1/2。

(师画图并板书1/4、1/2,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分数)

……

教师B:

师:从学具中拿出12个圆片,动手分一分,看看你能得出几个分数并且写下来。

生1:我能得出1/2。

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上台来分一分,并说说表示什么。(生1上台画出图1)还能怎么分表示出1/2?(生上台画出不同的分法,如图2所示)

师:为何几种分法不同,但都可以写成1/2?(生答略)

师:看来,大家把分数的意义理解得很好。谁来说说,分数线表示什么?分母和分子各自表示什么?请大家把自己得出的分数贴出来。(生贴圆片)

师:想一下,如果我把12个圆片分一分,得出1/5,有没有可能呢?为什么?

生2:不能,因为12不能等分成5份。

生3:能。可以先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2个,剩下的2个圆片(每一个)等分成5小份(如图3),这样每份就是1/5了。

师:12个圆片平均分,每份可以不是整数,只要每份一样多就可以了。想想看,还可以了创造出哪些分数?

……

反思:

上述两个教学片断,同样都是使用圆片进行教学,但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上,两位教师的做法大相径庭,收到的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

1.用过程代替结果,引导学生自主感知分数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基础是学生对整数意义的理解和建构。教学中,两位教师都从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入手,引导他们感知分数。但教师A在学生说出分数1/4和1/2时,却用自己的主观思维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没有让学生继续展示其思维过程,错过了学生自主感知分数的最佳时机,导致学生学得浅显,理解不深。而教师B则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并通过有效的引导,如“你是怎么分的”“1/2还能怎么摆”“你还能得出什么分数”等问题,让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教学,既使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2.用探索代替告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

数学的抽象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而不是教师的主观化告诉。教师A想要告诉学生分数是什么样的、应该怎么分,一步一步地要求学生必须应该怎样做。显然,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无法展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教师B为了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给学生搭建了探索的平台,引导他们进行两个层次的探索:一是如何分;二是如何写。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探究,既激活学生的思维,又使课堂教学因学生的自主探究、充分参与和主动建构而异彩纷呈。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培养了数学思维的有序性。

3.用深刻代替肤浅,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分数

学生受整数意义的迁移影响,对分数的分法也局限于整数。如教师A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匆匆结束对分数意义的深刻探究,导致学生出现认知误区和偏差:如果平均分的每份不是整数,就不能用分数表示。而教师B则抓住分数的本质,从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入手进行引导:“我想得出一个分数1/5,你觉得可能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突破整数意义的限制,得出结论:把12个圆片平均分,每份可以不是整数,只要每份一样多,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教学,使得学生对分数概念的建构更为完整,理解也更为深刻。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