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市实验小学(225700) 吉 婷
“‘童话’这个美丽的词眼,标志着一个具有诱人魅力的世界。”(陈伯吹语)童话式情境导学,正是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素材唤起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认知和情感相互交织,使课堂教学达到水到渠成的理想境界。现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关于低年级童话式情境导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一、素材选择导向化
案例:“认识人民币”
课始,教师通过一只调皮可爱的卡通兔创设童话情境:“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部分学生兴奋地喊道“彼得兔”,有的学生因为不认识则保持沉默,还有些胆大一点的学生不断问“彼得兔是谁?哪里来的”……教师稍感意外,但仍继续创设“彼得购物”情境,可是学生似乎不买账,仍在讨论:“你有没有看过这个童话?”“这个童话好看吗?”“你喜欢彼得免吗?”……
彼得兔是英国经典绘本童话故事书中的主角,很多学生对它的故事不熟悉,因而学习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课后交流时,上课教师说:“很多老师上课都用喜羊羊、孙悟空、米老鼠这些学生熟悉的角色创设情境,我担心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用了一个新颖的角色。”这时,有位听课教师很幽默地问了一句:“英国兔就该用英镑,怎么用人民币啊?”虽然是句笑话,但言外之意就是素材的选取不要偏离学生的生活现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创设童话式情境的目的不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童话故事中人物或内容的关注上,而是要引发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创设童话式情境要注重情境的导向化作用。
二、问题引领数学化
案例:“9加几”
多媒体出示一组美丽的图片,有小桥、流水、人家和9只小鸭子在河里嬉戏,岸上还有4只小鸭。音乐响起,全体师生在动听的《数鸭子》声中边唱边舞,一曲终了,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从画面中发现了什么?”“有小桥。”“河水真清澈呀!”“有9只鸭子。”“河边还有很多花。”……学生说得不亦乐乎,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绚丽的画面中。
纵然情境唯美绝伦、学生的兴趣盎然,但这绝不是数学课上所需要的情境创设。显然,上述教学中,众多非数学信息已经成为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干扰因素。而且,教师的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从画面中发现了什么”缺失了问题的导向,降低了思维含量,弱化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我们不妨重新思考,可以在情境图上设置3朵红花和5朵黄花,用针对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有几朵花吗?”生答:“3+5=8(朵)。”“你是怎样算的?”生答:“3和5合成8。”“你能用算式表示出小鸭一共有几只吗?”生答:“9+4。”“9+4怎么算?”学生感受到用10以内数分一分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探索新的方法。这样创设情境,既能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又提出了有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的探索有了方向。
创设情境是适于学生认知的一种教学手段,然而一些童话式情境过于追求形式化、儿童化、故事化,显得花哨、热闹,导致课堂看似活跃,却没有立足现实,偏离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后续的去情境化问题,重视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否则就背离了情境导学的初衷。具有引领性、挑战性的问题,能指引思维的方向,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使童话式情境凸显数学味。
三、情境导学整体化
案例:“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同课异构
因为是计算练习课,为了避免枯燥呆板的重复训练,两位教师不约而同地创设了童话式情境进行教学。第一位教师在整节课中不断创设不同的童话式情境,一会儿是森林小动物开展口算比赛,一会儿是喜羊羊出题让学生智力大闯关,还有帮助卡通人物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境。由于教师创设的情境之间缺乏联系和情节过多,导致课堂练习忽视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沟通,无法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降低了练习的有效性。
第二位教师在课的导入阶段创设懒羊羊帮羊村的4个伙伴去商店购物的情境:“买4个书包花了480元,买4个篮球花了408元,平均每个书包多少元?每个篮球多少元?懒羊羊算出一个书包120元,一个篮球也是120元。都买4个,总价不同,单价怎么会相同呢?”情境中的问题和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突出了练习的重难点。可遗憾的是,课始精彩的情境如昙花一现,后面依旧是枯燥乏味的练习。
通过对比、反思这两节课的教学,我们“去糟粕,取精华”,选用了第二节课的情境和第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将情境进行有效的整合,设计了“懒羊羊购物出现计算错误,引发问题→学生帮懒羊羊找出原因,沟通计算的联系和区别 →对算理进一步理解后,让学生帮助懒羊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整体性情境,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尝试用一个相同的情境或同一主题贯穿整节课教学的始终,形成一个“情境链”,从而实现所有教学情境的有机整合。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