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生成状态下教师的角色定位——由一道例题教学所引发的思考

  • 投稿花生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95次
  • 评分4
  • 42
  • 0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213100) 岳丽芬

最近听了一节四年级数学公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对于课本中的例题(苏教版第七册第66页,图略)“小明说,我买3本,用去18元;小华说,我买5本。小华用去多少元?”教师首先出示活动要求:

根据情境图,先整理表格,再根据表格列式解答并交流想法。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数学问题?

(3)根据所求问题,找出需要的已知条件。

(4)你能列表整理出需要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逐一回答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用课件展示学生口头表述的列表情况,即

师:“根据所列表格仔细观察,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样想?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通过整理和讨论,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2(本),18÷3=6(本),18+2×6=30(元)。”

教师停住了正要板书的手,说:“这种方法是对的!还有呢?”显然,生1的解法不在预设范围之内,教师只是稍稍肯定了一下就不理会了。

生2:“18×5=90(元)……”

教师打断生2的回答:“哦,你再想想,坐下!”

生3:“18÷3=6(本),6×5=30(元)。”

教师面露喜色,顺势将生3的回答板书到黑板上。显然,这是教师预设的解法——归一法。

生4:“我还有其他方法。18×5=90(元),90÷3=30(元)。”

教师说:“生4很聪明,大家用掌声表扬他。”接着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对前面课堂上生成出来的不同解法,教师既没引导学生弄懂每种解法的缘由,更没有进行算法的优化处理。

尽管授课者在按部就班地完成着教学任务,可听课的教师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生1的回答,不能仅仅用一句“这种方法是对的!”一带而过,要让其说说解题思路,并将此种解法与生3的解法比较,使其明白生3的解法更简洁。

对于生2的结巴,教师应该留给其思考的空间和回答问题的时间,耐心地等待一会儿,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

对于生4的回答,用一句表扬的话就打发了事,显然不是上策,教师应该让生4和其他同学说说这种解法的思路,“18×5=90(元)”和“90÷3=30(元)”这两道算式分别求的是什么,算式中的“5”和“3”各表示什么。

大家议论的,也是我所思考的。只是我在想,生4的解法是瞎猫碰到死老鼠——蒙的,还是家长教的呢?我还在想,教师如此轻描淡写、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是不是自己不理解这种解法呢?

下课后,我去询问生4:“这种解法是自己想到的,还是家长教的?”生4说:“我是听了生2的回答后想到的。”

我说:“你能说说18×5=90(元)求的是什么吗?90÷3=30(元)呢?”

生4说:“买3本,用去18元,3本扩大5倍是15本,18元扩大5倍是90元,90元是15本的总价;15本缩小3倍是5本,所以90元缩小3倍是30元,30元是5本的总价。”

为了看看一旁倾听的两位学生是否听明白生4的表述,我追问道:“算式18×5=90(元)和90÷3=30(元)中的‘5’和‘3’是不是分别表示5本、3本呀?”

“不是的,不是的,这里的5和3都是表示倍数关系。”两个学生的回答着实令人满意。

在我和学生交流后,授课的教师也参与了进来。她红着脸说:“生2回答时,没有回得过神来,所以让他坐下了。后来感觉此种解法是可以的,所以生4回答后,就作出了肯定,但是没敢多追问其解题思路。”

在生成状态下,教师的角色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生成状态下,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学习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坚决摒弃那种照搬教材和教案,照本宣科式的落后的教学方法。

如果本案例中的教师,课前如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预设,完全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各种情况。如此,心中有了把握,面对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就不会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教师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受到了扼制。即便预设不到位,课堂上教师也应积极面对生成的问题,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说、多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所以,生成状态下的教师,不但要有较强的预设能力,更要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