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县苴镇德耀小学(226400) 丁琴琴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的确,特别是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来说,只有亲手实践,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才能领略其中的乐趣,有效地获取知识。下面,结合我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实践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课堂实践,培养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理性,更要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即“理趣”和“童趣”并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经历由动手到动脑的过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获得不同的发展。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我不是直白地给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而是给他们出示用纸折出来的小船、蝴蝶等手工作品,并问学生会折叠什么。折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从小接触,且在幼儿园和社团课上也学习过。在我的带领下,学生纷纷折出了天鹅、靴子等图案。我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肯定后问道:“这么美丽的天鹅是用什么形状的纸折成的?”学生都兴奋地说是用正方形纸折成的。接着我拿起长方形的纸,装作很无知地问学生:“那我手里的纸能折成什么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这样的动手实践,不仅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折纸与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折纸,既能顺利地揭示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而且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探索精神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生活实践,扩展思维
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又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数学教师,应带领学生将生活中的数学巧妙地挖掘出来,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影子。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告诉我凳子、电视等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家里方桌的形状是正方形。这样不仅能考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程度,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接着,我利用学生喜欢照相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课后制作相框并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放进去,在第二次课上进行展览。学生对这个课外任务非常感兴趣,课后找了许多材料,制作了漂亮的相框。课堂交流时,我拿起学生做的长方形相框问道:“这个相框是怎么做成的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做出这样标准的相框呢?”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都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制作过程:一共用四根小木条,两根长的一样长,两根短的一样长。我“装傻”地拿出自己制作的平行四边形相框,让学生判断我这个相框是不是长方形。学生看到后哈哈大笑,都说我制作的不对,不是长方形。“那什么样的形状才是长方形呢?”在我的追问下,学生开始积极地讨论、分析、总结长方形的特点。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而且通过对比的方式明确了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在实践中思索,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对图形形状的认识既形象又具体,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不少学生还将自己的作品挂在客厅里,随时给客人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自己学习的收获,不亦乐乎。
三、游戏实践,巩固习惯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实践,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思维。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多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玩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游戏,先让学生“演一演”,并引导他们动手做长方形的帽子和正方形的帽子,再比较这两者的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很快得出结论:四条边相等的是正方形,对边相等的是长方形。然后我让学生“变一变”,即将长方形帽子变为正方形帽子,将正方形帽子变为长方形帽子。学生都争先恐后地给帽子“动手术”,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来。最后,我将学生的作品用一个信封装起来,只露出图形的一角,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图形。竞猜的形式让学生很兴奋,纷纷猜测、讨论并结合自己刚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对这个角进行比较、分析,最终作出判断。我追问学生:“这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它不是直角。”瞧,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对图形作出判断,学生乐意参与,积极去发现、去思考,表达的热情一览无遗。这样寓教于乐,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才会对知识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充满“理趣”和“童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实践带来的成功感,从而真正喜欢上数学。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