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课堂即载体交往即学习

  • 投稿Wall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20次
  • 评分4
  • 75
  • 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交往活动

文/丁小燕

“学会交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人才基本素质要求之一。交往是儿童成长的社会需求,交往又是儿童实现社会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当然,交往不仅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在我们的课堂教学里交往也是无处不在的,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里,课堂即载体,借助这个载体,师生、生生都在进行有效交往,交往的过程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有效交流,不是表演,而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下面就我上的一节区级公开课《观察物体》片段谈我看师生交往:

一、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课件出示照片

问:拍的谁啊?(小猴)

师:既然都是拍的小猴,为什么三张照片中小猴的样子不一样呢?(学生交流)

师:原来啊,位置不一样,拍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观察、体验

(1)引:下面一起观察桌上的小动物。

要求:你坐在小动物的什么位置?看到了小动物的什么?先想一想,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2)小组交流:请小朋友也像他那样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

(3)汇报:请一组快速说一说并全班交流。

(4)再次体验。

要求:小朋友按顺序围着小动物转一转,每转到一个新的位置,就到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再换一个新的位置再来说一说,感受一下是不是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师:刚才你们都去体验了一下,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板书: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

3.理解两个侧面

(1)分辨小猫的两个侧面图。

(2)再次到两个侧面去观察体验。

(3)小熊照片的辨析。

4.小结

整个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板块分为三个层次:1.初步感知;2.观察、体验;3.理解两个侧面。通过三次观察活动和说一说,引导学生有目的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交往。而在突破难点上,又通过直观的照片和亲身体验以及得出结论后两个侧面的再次辨析,在这样三次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得出两个侧面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整体形象转向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从而较好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每次活动学生都能亲自体验,感悟深刻,教师与学生交往活动也由此展开,自然而有效。

我们的课堂除了师生交往,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课堂上的“生生交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牢,学得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地交流、充分地互动,并且学会倾听别人的思考,欣赏别人的想法,产生思维的撞击和交流,不断地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

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师生交往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一味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是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挑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大家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二、数学课堂中交往活动存在的问题:

1.现在课堂上的交往活动大多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其实情感、态度的提升更应重视。考虑到课堂上时间有限,所以很多时候教师不舍得花时间真诚与学生交流或者生生交流,学生个性化的东西无法展现,所以在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方面严重缺失。

2.有些课堂上的交往活动是虚假的,是为活动而交往的,表面上看非常热闹,实质很肤浅。“小朋友,你们懂了吗?”“懂了。”“3加4等于几?”“3加4等于7。”“这道题对不对?”“对的。”响亮的齐答声就是很好的交往吗?显然不是,希望我们的交往少一份造作,多一份自然,希望我们的交往是真实有效的。

3.有些交往活动是被垄断的,只是存在于好学生之间交往。因为教师怕所谓的“差”学生干扰自己的教学计划,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一节课被提问十几次,有的则是无人问津,成为“遗忘的角落”。那这些学生应该如何让他们更好的与别人交流,我想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课堂中的交往活动才会更全面,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在课堂上交往,让他们爱上“交往”!忽然想起一位老师的亲身故事,令我难以忘怀。故事是这样的:该老师为了与孩子更好的交流,展开师生之间的交往,他采用大家一起写“心灵对话本”。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一个本子,没有孩子的允许,教师不能给任何人看,这是每个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秘密。班上其他孩子每天都与这个老师写,老师也每天都回复每个孩子,但是班上有个沉默的孩子前三天一个字没写,老师什么也没说。第四天,这个孩子又把空白的本子交了上来,老师留言:难道你不想和我说两句吗?生:老师,你要我说什么?师:说你想说的。生:老师,你为什么要我们写心灵对话本?师:我想了解你们、帮助你们,请你们相信老师。于是孩子写了8页,讲了自己2-4年级被老师批评的血泪史。师:我们做朋友吧。后来,孩子走上了正轨。这是他的亲身经历,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令每一位老师头疼的孩子,当他打开心扉的时候,其实他沉默的内心是非常热闹的。于是我就在反思自己班级这样的学生,也许他们的内心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要放下身段,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声音,我想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课堂即载体,交往即学习。我们期望通过教师富有创意的探究和实践,建构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交往的课堂情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让数学教学在交往活动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