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新理念下小学数感培养策略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93次
  • 评分4
  • 97
  • 0

文/陈梅兰

【摘 要】数感,就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本文主要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的几点思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感;培养;策略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的六个核心理念中,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数感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比如,在“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取建立数感。

  二、在猜测、估算中建立数感。

数学猜测、估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根据已知事实和教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的一件似真判断,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展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良好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内容为题材,开展估算,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数感,培养数感。如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有多厚?一把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学生估算后再交流估算的方法,以形成估算的能力。

三、提供实践、交流的机会,发展数感。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学习将会成为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活动载体。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活动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在认识“几和第几”时,让学生用动物图片摆出小动物们跑步的名次,并说一说:谁跑第一?谁第二?第四名是谁?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几和第几”的理解和认识。交流,包括个体与自身的交流,即知识与方法的内化、反思的过程,可以借助数学小日记的形式;还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可以促进思维与方法的提升与优化,一般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组际交流与大组交流的形式;无论哪种交流方式都应基于个体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之上,都应注重在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启发与评价,自我评价与完善,都应充分把握好教师在这些过程中的引导与评价功能。

四、解决问题,增强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解决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我创设了这样情境: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春游”。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设计路线问题;有购物问题。这时我又问:“这些问题能用我们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吗?”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如一个学生这样解释他的设计方案:我们班61个学生,3个老师,如果租车去的话,租3辆普通中巴最好。因为如果租“的士”大约要11辆,费用高,又不便于老师管理;如果租一辆豪华大巴,只需一辆就够了,坐在里面也舒服,可费用太贵不划算。上述活动中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全方位的考虑,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所学知识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霞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