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小学数学导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投稿城市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556次
  • 评分4
  • 59
  • 0

文/王玉峰

【摘 要】传统教学中,教师或一味讲解,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或放任自流,学生毫无目标地探索,活动流于形式。本文从情境导入、探索新知、应用实践、课堂小结等环节阐述小学数学导入式教学,旨在通过导入式教学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活动,将思维引向深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导入;探索;实践

随着后“新课改”时代的到来,小学数学课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一言堂被互动交流所替代,教师枯燥讲解被学生的自主探索所取代,学生不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已悄然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猜想、操作、实验、验证、归纳等活动将思维引向深入。

教师之“导”与学生之“学”密不可分,要做到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实现导与学的动态平衡。导之过甚,学生毫无自己的思想,亦步亦趋地跟从于教师的思维,成了“应声虫”;学之过甚,则目标游离,毫无方向,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以“导”促“学”,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改导入新课为情境导入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先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再导入新课,学习新知。教师困囿于书本,片面强调数学的知识性,割裂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数学课堂枯燥而乏味,毫无生机与活力可言。在导入式教学中,教师从现实情境中挖掘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看到了什么?

生1:从图1中看到了夹子、手帕。

生2:从图2中看到了蜜蜂、花朵。

生3:从图3中看到了木桩、篱笆。

师:图中的蜜蜂和花朵是怎样排列的?夹子和手帕呢?木桩和篱笆呢?

师:这三组的排列有什么共同规律吗?

生:间隔排列。

教者加强了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排列方式上的共同之处,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

除生活导入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实验、活动、激疑、童话故事等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正方体和长方体内容时,教师播放“乌鸦喝水”动画,让学生在两个样子相同、水面高度相同的烧杯中放入大小相同的两块石头,观察到什么现象?放入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观察到什么观察?说明了什么?

二、改讲授新课为探索新知

教师要改变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概括、综合等形式探究新知,让他们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探究方法,如基础的内容让学生采用独立探究的方法,在重点处、难点处、困惑处和易错点则宜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同学的讨论、交流、质疑,使思维逐层深入。如在“千米的认识”教学中,教者设计如下:

1.导引自学环节: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画一画1厘米、1分米有多长。

(2)在下面的()内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 );有一项径赛是100( )跑;旗杆的高度是100()。

(3)填空:

3米=( )分米;40厘米=( )分米;500厘米=( )米。 2.合作探究环节: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千米。

(2)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

(3)想一想:沿着100米跑道跑几次是1千米?

(4)说一说学校周围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有1千米。

学生在画图、观察、对比中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概念,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道了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后面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奠定基础。

三、改课堂巩固、作业布置为应用实践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困囿于考分,借机械训练和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成绩,在讲授新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导学式教学法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变巩固练习为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的应用实践,引导学生从社会热点、生活实中事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应用数学。如焦刘洋获伦敦奥运会冠军后,2014年在仁川亚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获得冠军。从2012年至2014年间,焦刘洋几次国际大赛200米蝶泳的成绩分别为2分02秒06,2分04秒54,2分07秒56,你认为哪个成绩最好?你能否预测一下,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时,焦刘洋游出什么样的成绩就可以破世界记录?

单一的作业模式、枯燥的作业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缺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四、强化课堂小结

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巩固所学内容、深化所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引以学生探究。小结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归纳式、问题式、开放式、规律式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如

问题式: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数,你有何收获,它们的大小与1相比,怎么样?

比较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是怎样推导的?与矩形相比,有什么共性?解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总之,导入式教学模式以构建“生本理念”的基础上,以“导”促“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尝试,提出新颖独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