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发
贵州省平塘县甲茶镇甲露小学558300
【摘要】在问题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的设疑,更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并形成习惯。灵活、有效地运用"质疑"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教学是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探索、总结,最后获得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在问题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的设疑,更要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并形成习惯。灵活、有效地运用"质疑"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1.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有助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现有二根长度分别是8cm、5cm的小棒,要每个学生再找一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们会有很多结果,因而会问到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会有个什么范围呢?教师应关注课堂的每时每刻,只要是能触发学生积极思维之处,就要为他们创设条件,让学生敢于提问。可以让学生随时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可专门设置质疑这一环节,也可以开展提问题比赛,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有价值?有意识地训练和无意识地培养,学生就会勇敢地提问题,提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只要创设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2.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形成
新课标提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点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调动其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有了需要再积极思考,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课前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红豆,说是奖给学生的"聪明豆"。每小组4人,共分给12颗豆,学生很有兴致地平均分了12颗豆,每人分了3颗。我再引导学生对此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分了"聪明豆"好象真的更聪明了,思维放得很开,很自然地提出了"平均每人分几颗?""分给几个人?"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后面的练习中,我又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爱绘画的特点,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动手画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兴致盎然,优等绳大多画得复杂,差些的基本画得简单,虽说千姿百态,但都异常投入。有的平均分了葡萄;有的平均分了桃子;还有的很有爱心地给小鸟平均分了鸟窝。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生既专注于自己的创造中,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三得。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是因为提出问题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提问,还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践表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越是新颖,越具有强烈的对比度,越容易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越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拓展学生问题思维空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中,"猜想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切探索皆发源于猜想。因此,若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信心,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就该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猜想环境,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而对学生的大胆猜想,要充分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受到猜想的价值。如在学生学习掌握了"能补3整除数的特征"后,我出示了下面一个练习:
下列各个数中,哪些能被9整除?
36、66、636、972、999、1980、2430
出示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去判断,而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先去猜想一下。
师:你能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猜想一下能被9整除数的特征吗?
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知识累积,很快猜出: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师:那么我们来实践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经过计算验证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照反馈信息及时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适时地给学生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学生"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那么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创造的灵感,感受成功的体验。
4.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是按吃法的不同(生吃和做熟了吃)分的。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的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利用多种分类的标准进行细化。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出乎教师意料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
总之,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设置的问题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活动不仅应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还应以问题为终结。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韦昊;浅析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策略[J];教师;2010年31期?
[2]毛志蓉;浅议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8期?
[3]陈燕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