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小学数学正文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文化”建设的初步探讨

  • 投稿彻悟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60次
  • 评分4
  • 64
  • 0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芙蓉路小学 代志宏

【摘 要】建设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文化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建设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文化,需要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文化情境,需要选择有利于自主探究课堂文化形成的教学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75-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小学自主探究课堂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CZXX092)的科研成果。

小学数学课堂文化是数学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总和。建设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文化的目的是实现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文化情境

课堂文化的形成需要制度的形成,更需要课堂教学情境和氛围的长期影响。自主探究的课堂情境也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1.合理安排自主探究过程。以下是笔者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区级教学比武时所上的2001版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的课堂实录:

师:脚为什么比头多?

生:因为一只鸡有2只脚,一只兔子有4只脚。

师:那么笼子里有几只鸡几只图?谁知道答案?给一分钟时间自己思考。

现场情况说明:一分钟很短暂,没有学生得到正确答案,但是有人在尝试列表枚举。

师:谁能大胆蒙一个答案?(板书:猜测)

现场情况说明:学生面面相觑,有的沉思,有的觉得老师的想法太幼稚,有的则一脸茫然。有人猜12只鸡,23只兔。奇怪的是,在3个不同的班级试教,每班第一个猜的学生想到的数字都是12和23,不知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别的原因。

师:对不对呢?谁有办法检验一下?

生:只要算一下是不是94只脚就行了。

师:如果你同意他的想法,就自己动手检验。

学生开始计算脚的只数:12×2﹢23×4﹦116.不对。

师:不对,没有关系。谁也不能保证一下就能蒙对。不过,错了我们可以调整。

师:现在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该如何调整?

生:腿多了,说明兔子多了,所以要把兔子调少一些。

师:那大家就开始调整吧,看谁能先找到答案。

生陆续找到答案。

现场情况说明:让学生蒙答案,实际上是列举。学生通过列举、验证再调整,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师:(故意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原来古人的名题,能够蒙到答案!下次,我也来蒙。我就蒙“2只鸡,10只兔”,行不行?

生:不行,鸡和兔的总数必须是35。

师:总数35,那我就蒙一个最简单的:鸡35,兔0,多简单,共35。(同时出示下表,并填上相应的数字。)

生:不对,这样只有70只脚。

师:嗯,不对没关系,可以怎么办?

生:调整。

师:对,调整!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什么?(94只脚)那就增加一只兔吧,鸡34,兔1。算一算,脚的只数够了吗?

生:不够,才72。

师:那就再增加一只兔。脚的只数变成了多少?

生:74。这样很麻烦。

师:那我们得想一个简单一点的办法。怎样调整才能一次到位?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很快讨论出了办法。

生:把1只鸡换成1只兔,就多了2只脚。多2只脚不够,得多24只脚。因为94﹣70﹦24(只),所以要把12只鸡换成兔子。用24÷(4-2)﹦12。这样的话,一步就可以调整到位了。

现场情况说明:如果本堂课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猜测、验证、调整的环节,那么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就无法得以提升为数学的方法。通过发现规律,找到了通过计算就能一步调整到位的方法,这样让探究得到的调整方法实现了最优化。这样的数学化过程,也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数学思想的传播和数学方法的授予是最重要的,笔者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调整→优化的过程,下个环节进行拓展→建构模型,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全课小结阶段,引导学生将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上升为更具有一般性的策略——转化,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运用极其广泛。

2.鼓励质疑、批判与创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良好的课堂环境,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有着无形的推动力。教师应训练学生敢疑敢问。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话语权,让学生坦诚交流,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还应训练学生会疑善疑。长期的接受性教学使小学生对教师和文本有相当强的依赖性,他们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发问质疑,或者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并且注重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二、选择有利于自主探究课堂文化形成的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方式,主要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科学设计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活动。目前,数学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学校要求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要以“问题情境—分析—搜集数据资料—处理—小结、呈现结果—寻找一般规律—解释、应用与评价(反思)”为基本线索,充分运用课堂生成信息,突出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与数学核心概念、原理、方法的领悟。

2. 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以五年级67班为例具体操作如下:①成立学习合作小组。教师将座位分区,采取抽签的办法安排各小组的课堂座位,方便小组讨论研究;②让学生明白小组学习的重要性。采用期末和平时结合考核的办法,将平时成绩分为课堂表现成绩、作业完成成绩和平时测验成绩三部分。课堂表现成绩必须以学习合作小组成绩为媒介,由合作小组组长根据组员平时的表现将小组的学期成绩进行统计。在课堂上,教师会同时给出三种类型的奖励,包括奖励一朵芙蓉花给个人、小组竞赛奖和小组进步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志曲.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文化的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1).

[3]王林全.现代数学教育研究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数学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杨光伟,范劲松.对建构数学课堂文化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7).

[6]施忠良.构建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J].山西教育,2002,(17).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