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财务管理毕业正文

不同生命周期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差异研究

  • 投稿柏舟
  • 更新时间2017-12-23
  • 阅读量306次
  • 评分4
  • 86
  • 0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4-2016年的样本,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实证检验了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整个生命阶段中的会计稳健性先降后升,即成长期会计稳健性最高,成熟期最低,衰退期居中。

关键词:会计稳健性;企业生命周期;会计信息质量;计量模型

一、引言

稳健性原则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目的是为减轻财产托管人的受托责任,随后被广泛运用于会计实务之中。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会计稳健性的定义、产生动因、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和治理效应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这些成果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更多地基于静态角度研究这一问题,并没有关注企业发展的动态性。

二、理论分析

成长期的企业市场份额较小,经营目的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市场份额,缺乏发展的资金。来自内部盈余的支持较少,而在外部资本市场,企业尚未建立好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公众对其认可度较低,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不太信任该类企业,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强,管理层存在提高会计稳健性的动机。

成熟期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处于最高水平,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较低。外部投资机会下降,企业资本扩张速度放缓,对外的资本需求下降,而自由现金流量充裕。企业不需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可以对外获得权益性和债权性的融资,因此管理层提高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和动机都不强烈。因此可以认为成熟期阶段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水平低于成长期。

衰退期的企业所处行业不景气且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产品销路受阻、存货积压、销售额出现递减、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下降。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来确认“好消息”和更及时地确认“坏消息”(赵自强、顾丽娟,2012)。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1.会计稳健性变量

(1)条件稳健性的度量:会计稳健性指数模型(C_Score)

我们采用Kahn 和Watts(2009)模型计量。C_Score表示出现“坏消息”时会计盈余与股价相关性相对于出现“好消息”时的增量,C_Score越大,说明条件稳健性越强。

(2)非条件稳健性度量:累计应计模型(Con_Acc)

其中,Acci,t为公司的非经营性应计项目,用净利润减去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TSizei,t-1是公司年初总资产;本文采用三年累计非经营性应计项目(Acc)与年初总资产之比的相反数来衡量会计稳健性,该值越大即非条件稳健性越高。

(二)模型设计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的划分标准,我们把样本分为成长期组、成熟期组和衰退期组,构建如模型(4)所示的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模型,分别验证各类企业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的关系。

模型(4)中OverINVi,t为企业过度投资水平,Con_Acci,t表示会计稳健性指数。Control为控制变量,包括反映公司经营特征和管理特征5 个变量:自由现金流(FCF)、管理费用率(ME)、高管薪酬(Pay)、股东占款(Tun)。如果系数α1<0,表明稳健性对过度投资有抑制作用。通过比较不同生命周期企业α1的大小,可以判断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程度。

(三)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学者采用Dicknson(2011)的现金流量组合法对企业的生命阶段进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市公司,而中国公司能够顺利上市,表示度过了初创期。所以,本文将初创期和成长期合并为成长期,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表现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阶段。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4-2016 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保险A 股数据作为初始样本,经过一系列的剔除条件后最后得到了4990 个行业年度观测值。数据来源于CSMAR 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tata14.0。

(二)会计稳健性估算结果

表1为样本企业的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的分年度和分生命周期的估算结果。成长期企业的条件稳健性指数(C_Score)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481、0.0445,成熟期企业C_Score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223、0.0251,衰退期的两个数值分别为0.0283、0.316;成长期企业的非条件稳健性指数(Con_Acc)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802、0.0797,成熟期企业Con_Acc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291、0.0013,衰退期的两个数值分别为0.0150、0.0098。单从数值的大小来看,两个指标都显示处于成长期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高于成熟期,成熟期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弱于衰退期,而成长期企业会计稳健性稍强于衰退期,也就是说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的有强到弱分别为成长期、衰退期、成熟期。初步验证前述提出的三个假设,但样本的结论是否能够代表总体的属性需要进行后续的差异性检验。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我们采用两种差异性检验方法:

表2 的第5-6 列是会计稳健性非参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条件稳健性指标(C_Score)和非条件稳健性指标(Con_Acc)的六组两两均值都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企业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第6-8列是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6列的均值差除了成长- 衰退的Con_Acc在5%的水平上显著外,其余的显著性水平都为1%。根据均值差的正负符号,我们可以判断出三组生命阶段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强弱分别为成长期、衰退期和成熟期。进一步验证了前述的假设和结论。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生命周期这一动态视角研究实证检验了企业生命周期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对不同阶段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水平进行了区分。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会计信息稳健,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存在显著的差异;(2)相对于成熟期,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更高,而处于衰退期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低;(3)相对于衰退期,上市公司处于成长期时会计稳健性又更高。因此不同生命周期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排序为:成长期的会计稳健性最高,衰退期次之,成熟期最小。

基金项目:

上饶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来自不同生命周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01710)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