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文科毕业市场营销正文

市场营销管理的危机创新实现论文(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18
  • 阅读量169次
  • 评分0
  • 0
  • 0

  随着现在各行业的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上也都呈现出了特别繁荣的现象,同时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增长,一些市场因管理等问题出现了混乱的情况,这个时候市场营销也就迅速崛起,本文就整理了几篇关于市场营销的论文,来供大家欣赏。


  第1篇:互联网时代下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思考


  孙洁(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开放程度较高,公众的参与比较积极,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非互联网用户开始加入互联网。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今天,为了能够使得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企业必须要对传统的营销策略结合互联网进行创新,策略的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价格的创新、分销和促销策略的创新等。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网站与产品用户和消费者的良好交互性,在网络营销策略创新的过程中注意营销的安全以及产品的配送相关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营销环境的改变


  (一)市场范围更大


  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企业采用互联网营销方式所面对的客户是全球性的,通过采用互联网营销的方式,企业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从某种角度来讲,互联网是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一座绿色通道。另外由于互联网的互联和开放性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的全球化的传播,企业可以发现世界各个角落的潜在顾客,全球的潜在顾客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阅企业的相关信息。因此网络营销可以使得企业的消费市场变得更为广泛。


  (二)营销成本更低


  目前很多企业都采取网上营销的方式,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交易的特点是虚拟性,能够有效地减少营销过程中的成本,所以作为企业就能以更低的成本与其他企业竞争,那么就会体现出产品所具有的价格优势。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营销,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企业和相应的经销商之间的交互,企业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招标,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也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有了相互联系的平台,减少了中间的渠道环节,大大降低了渠道的成本;使得企业内部能够进行信息的交互,通过互联网进行管理可以进一步降低管理的费用;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企业和消费者无缝的交互,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来有序地安排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供应的同时也减少了企业的库存。


  (三)信息沟通更加高效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高速通道,该高速通道是开放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大量搜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馈情况,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地对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做出改善和调整。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将自身产品的一些特性以及企业的一些文化传递给消费者,互联网可以传递这些信息量巨大的数据,并且也是及时的。


  (四)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宽


  通过互联网,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市场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可以加大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消费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缩短交易时间并降低交易成本等。另外,通过互联网企业还可以和客户实现“一对一”的沟通,通过进行积极的沟通,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个性化的需要,并通过自身产品的改善或者是服务的改善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同时提升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品质。


  (五)竞争更加公平


  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和公平的竞争平台,几乎每个企业都可以直接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企业竞争更加的公平和透明,市场营销信誉对于企业来说是关乎生命和生存的,而这种信誉的源头就是消费者,这种标准对于任何企业来讲都是一致的。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创新


  (一)产品策略创新


  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营销的过程中消费者是主导消费市场的关键,面对网络消费者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其购买自己所需要商品的选择范围可以是全球性质的,在互联网营销背景下,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也要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环境下每个企业所享受的信息都是非常对称和公平的,作为企业和消费者来讲,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及时的交互。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产品的质量或者是功能亦或是服务提出自己的意见,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这些关于产品质量的反馈的信息,然后通过这些反馈的信息来及时地改进自身的产品和相应的服务,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比如在美国的一些企业就利用互联网来为顾客量身定制衣服,消费者可以通过该公司的网站向公司提供个人信息,公司根据消费者个体的情况来单独制作衣服,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公司营销策略的创新。在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消费者发起调查问卷,然后根据反馈的信息来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改进。


  (二)价格策略创新


  在几乎每个企业都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的过程中原来由企业所主导的价格的制定已经不能够适应互联网飞速发展下的企业营销状况,企业产品的定价往往是以消费者所能够接受的价格进行定价,然后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就是消费者已经取代企业成为价格的主导者,所以作为企业来讲必须要获悉消费者对于产品所接受的价格,这种价格的操作难度非常大,但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非常容易了解顾客的价格底线,通过网络上的销售就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接受程度,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制定出满足其价格底线的产品,然后在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之后企业就开始组织产品的生产,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通过互联网和消费者的参与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有独立的部门和机构进行运作,所以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成本。现在美国的一些汽车公司允许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需求来自主选择企业的各个配件和关键环节,然后可以通过公司的引导设计系统来完成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就是消费者私人定制的汽车,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实力选择相应的零部件,然后企业会根据用户选择的零件进行引导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还可以参与汽车生产过程中的修改,通过这一系列的交互方式来实现营销模式上的创新。


  (三)分销策略创新


  分销是企业在进行产品销售过程中一种最为常用的销售方式,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利用这种销售方式。传统的销售方式,产品的销售一般要经过生产厂家、批发商和经销商等一系列的渠道环节,才实现了产品的销售。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销售方式,企业的网上直销已经成为企业分销的一种重要手段,网上直销是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通过产品的浏览以及相应的下单、付款、配送和售后等环节组成,网上直销的这种方式使得销售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网上的直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库存,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且还能够使得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通过网上的直销消费者可以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就能够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这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购物,减少了购物的时间,方便了消费者。


  (四)促销策略创新


  传统促销的主体是企业,买卖不是双方的自由选择,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向顾客传输压迫式的交易,并非顾客自愿接受,自然顾客对企业是不忠诚的。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的交易成本是比较高的。在网络营销背景下,企业可以选择顾客,顾客也可以随意选择企业,他们都具有双向选择权。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与企业销售人员取得联系,对企业的产品做进一步的了解,并对不懂的事项提出疑问和建议,企业可以当场对顾客的疑惑和建议及时答疑解惑并采取有效建议进行改正,及时调整促销内容,减少促销成本。企业利用网络营销来做广告宣传,成本极低,但是内容却是非常详尽的。企业根据目前的网络工具加以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强化了与客户的对话互通,使得企业更进一步了解客户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及时对产品进行调整。美国的雅虎公司开发出的分类信息索引工具的交互性特别强,顾客将自己觉得有必要的信息进行分类并提供给中介雅虎,然后雅虎就将其分类的信息分别纳入产品中提供给其它用户,这样企业不需要宣传它的产品却被人们所知晓,企业仅仅在2年时间其股票直线上升几百倍。


  互联网背景下营销创新应该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好处和便利,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企业注意。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增多使得产品同化比较严重,因此必须要创新产品,做好产品价格营销策略,开拓销售渠道,及时更新促销策略,使得企业的营销策略落到实处,需要注意网站的吸引力与交互性问题,在现代互联网的前提背景下,消费者都不愿意出门,很多宅在家里或者宅在办公室的人更喜欢在网上搜索产品,而此时企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消费者通过浩瀚无际的网络发现和进入企业网站,并能与企业长期合作。当顾客进入企业网页之后,企业把网页有吸引力的内容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吸引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加深客户对企业和企业产品的了解,因此网页是否设计得体是非常重要的。对那些内容简单,长时间没有更新网页信息的企业网站,一般情况下,客户不会注意到,更不会关注企业和其产品,企业也就失去了客户。因此企业一定要完善网站内容,增加网页的吸引力和交互性。


  第2篇:高校生源管理中的市场营销模式及其实现路径


  张继延,白泽朴(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高校是办学的主体,一定数量的生源是办学的前提。为了应对生源危机,尝试将市场营销理念引入生源管理,以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高校应借鉴不断发展完善的市场营销理论,从市场定位,营销队伍建设,细分目标生源市场,整合销售渠道,运用价格策略和促销手段等途径增强营销效果,提高招生工作的实效,以满足当前高校生源管理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招生;营销;生源;路径


  一、高校开启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必要性


  1.高校招生营销遭遇瓶颈


  我国自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部分高校为了招录满意的生源,尝试了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来指导招生工作的举措。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到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在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时也遭遇市场调研能力薄弱、市场定位模糊、营销策略雷同等瓶颈。[1]这些瓶颈影响了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导致高校生源管理的效果欠佳、效益不高等现象。


  2.营销模式是高校生源管理的必然趋势


  鉴于现有的招生制度短期内难以作出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只有提高招生宣传的效果,才能应对生源危机的影响。面对生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部分高校已经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借鉴市场营销的理念,有些高校希望借助于营销策略完成当年的招生计划;另外有些高校则希望通过市场营销揽获优质的生源,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条件[2]。因此,虽然不同的高校追求的目标不同,但是对招生中采用市场营销模式的热情却是相似的。因此,高校开启生源管理的营销模式,不但显得尤为必要,而且是大势所趋,甚至可以预见,营销模式在未来的高校生源管理中将会长期存在。


  二、高校开启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可行性


  1.生源危机是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内生动力


  高考生源的连年下降,专科院校招生已经成为全国性难题,而且逐渐影响到本科院校。根据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5年下降后,第一次出现小幅反弹。生源下降带来的高校生存危机似乎得到了缓解,但是根据调查报告显示,适龄生源下降不但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且更深层次的生源危机已经开始出现。[3]


  招生是高校与市场相连接的直接纽带,也是高校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的最初环节。高校是教育市场的主体,招生过程也是高校营销教育服务的过程。因此,要想改进现有生源状况,必须用系统的、接受过市场检验的营销理论来指导招生工作,运用营销策略是高校改善生源管理现状的必然路径。


  2.教育观念的更新是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外部压力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国人更加关注下一代的教育,他们把对子女的教育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有学上”,而是“上好学”。由此导致高校和考生关系已经悄然发生变化,高校由卖方市场转而成为买方市场,这就使得因为办学层次,甚至因行业差异的部分相对弱势高校逐渐受到冷落,招生工作面临困难,生源管理遭遇挑战。


  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渐次提高,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倒逼高校反思,如何适应考生及家长教育投资理念,保证其合理的投资回报,尽可能地满足高校与考生双向最佳选择,采用市场营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3.现有的无效营销是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现实潜力


  在招生过程中引用营销理念早已被高校广泛地接受和认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拿来主义”的现象,处于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并未将营销策略具体地分析和消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招生营销理解成推销,营销手段单一,导致营销策略的效果受到局限。


  目前很多高校的生源管理普遍存在市场定位模糊的问题。由于目标生源不明确,必然导致招生方案过于笼统,缺乏个性化。高效的营销团队是招生工作的重要基石,部分高校招生营销团队以及营销意识的缺乏,在营销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营销技术。各种营销手段未能有效整合,不仅削弱了不同营销手段的协同作用,甚至导致无效营销。种种现象表明,过去的招生营销具有提升的空间,招生工作迫切需要不断成熟的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以激活营销手段的系统作用,提高生源管理的效果。


  4.国外高校的营销经验激发了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活力


  教育营销起源于美国高校,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面临适龄生源下降的难题,生源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高校为了应对危机,将营销策略引入招生过程。美国高等教育营销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80年代末逐步走向成熟。迄今为止,教育营销已经从一种无序的、无意识的营销行为演变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有意识的行为,业已形成系统的营销策略。美国高校采取的营销策略主要有:(1)细分招生市场,使招生宣传更有针对性;(2)采用最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以及奖学金制度或其他财政资助来吸引学生;(3)采取增加专职招生人员或借助机构代理,广泛地开展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以拓宽招生渠道;(4)以广告活动、销售宣传、招生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招生宣传。不少招生人员还通过私人途径联系学生,例如,有大学的院长和招生人员在高中学生生日时赠送贺卡或致电祝贺,以此来赢得潜在学生的青睐。[4]


  美国高校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突显其优势,许多高校不但解决了生源不足的困难,而且提高学生的质量,还促进了自身招生工作的发展。目前,教育营销理念在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美国高校招生的营销经验对我国高校的生源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高校开启生源管理营销模式的实现路径


  1.市场调查,明晰产品定位


  市场调查是生源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调查分析市场需求,洞悉“顾客”(主要是学生和家长)的期望,通过了解不同客户的需求找准目标市场。高校必须一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的期盼,包括考察学生和家长对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学生管理、后勤保障、就业预期等多方面的期望值;另一方面收集相关考生的学生成长状况、学习经历,了解其人生规划、人生职业选择等信息。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所谓定位就是对公司的供应品和形象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5]每个高校都有相对固定的办学层次定位,所以也有相对固定的生源对象,要尽可能提供对路的“教育产品”,从培养目标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教育教学管理都要适合这一特定群体的发展需求。


  招生部门在考虑宣传内容定位时,要从分析生源群体的求学动机、生源特点、消费需求入手,站在考生和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突出学校办学条件中对这目标群体的切合度,突显学校与生源发展规划的匹配性,这样才可能杜绝出现千校一面、过于笼统的宣传内容。尽可能结合目标考生特点使用恰当策略并进行合理的形象设计,从而使宣传内容能在目标顾客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杜绝无效营销。


  2.建立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高校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精干的内、外部招生队伍。可以选用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熟悉学校整体情况,能够把握招生政策,善于沟通的专兼职教职员工、在校学生、毕业校友担任,甚至还可以考虑聘请中学教师等社会人员担任兼职招生联络员,然后在校外逐步完善学校的招生协作单位和工作网络。


  招生团队直接面对考生和家长,他们的营销能力对于生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招生队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制定培养目标和建立保障机制,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加以培训和锻炼,使得高校生源管理逐步演变为一种自觉的、有理论指导的行为。有了营销团队系统地对整个营销过程进行策划、管理、评估,可以提升营销效果,营销活动的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3.细分目标生源市场


  所谓目标市场,是指高校根据办学实力,筛选出有可能成为自身的目标生源。根据生源的区域特点可以细分为城市生源、农村生源,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生源;根据考生的分数段可分为最低分数段和理想分数段;招生营销的目标受众还应当区别是家长、考生还是中学教师。


  高校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适合本身条件的细分市场,根据招生市场和市场细分的特征,在比较、分析可能性后选择报考几率最大的目标生源群,以期在细分招生市场中有针对性选择考生。高校针对每一个细分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宣传的效率,以达到最佳的招生效果。


  4.整合销售渠道


  招生过程也是一种传播行为,需要通过相关媒介将高校的招生信息传播给考生和家长,甚至是中学老师。当前,国内高校招生主要借助于人际传播媒介、印刷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等途径进行。[6]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并不是传播渠道越多越好,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媒介和科学的组合,从而达到明显的传播效果。


  人际传播媒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即面对面的传播。人际传播具有直接、生动等优点;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表现为传播规模较小,效果容易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参与的人员有限等。[6]高校招生宣传的人际传播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参加招生咨询会、举办校园开放日、招生人员面对面宣传。


  印刷传播媒介是指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印刷在纸质媒介上,以销售或分发等方式,将信息传播到目标受众的途径。目前高校运用印刷传播媒介主要是在报纸、期刊上刊登招生广告,到中学张贴招生简章,通过招生现场咨询会发放宣传资料的方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电子传播媒介的主要载体是网络。除网络外,电子传播媒介还包括电视、广播、录音录像等。网络传播具有无限性、跨时间、跨地域性等持点,能使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高校可通过招生信息网、各大门户网站等多种途径进行网络传播。


  任何一种单一的销售渠道都会有其局限性。高校在选择渠道时,要注意应用组合策略,也就是正确选择媒介、优化媒介组合,发挥每种渠道的优势,从而形成合力,这才是招生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


  5.招生的价格策略


  近年来,高校在营销时“精彩”不断,可谓是“各有各的招”,其中最能吸引眼球的是丰厚的奖学金,为吸引高考状元,你出8万元,我便水涨船高到10万;境外高校为了与国内名校“掐尖”,更显财大气粗,大有一掷千金之势。还有高校“技高一筹”,不仅奖励高分考生,还给推荐高分考生的老师颁发奖金,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7]。我国高校不能对学费进行自主定价,因此,奖助学金政策成为高校招生营销中应用的主要价格策略。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逐渐走向普及化,确有一些家庭困难的考生面临因贫失学的尴尬境地。如果高校能够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体系,对于一部分生源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6.适当运用促销手段


  高校还可以主动放下身段,登门游说目标客户;与生源中学及考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巩固既有生源市场;采用与不同类高校联合营销的策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与用人单位联合,进行联合培养,帮助学生“预就业”,吸引学生入学;悉心经营品牌,提升大学形象等方式增强社会影响力,以增强营销的效果。[1]


  四、结语


  女神代言、空调上阵、龙虾出动,高校在招生营销时手段五花八门。尽管高校想尽办法,但单一的营销手段对于招生宣传所起到的作用终究有限,如今的“生源大战”似乎变成了“营销秀场”,既折射了高校在招生营销中存在着某种乱象,又暴露出了国内高校招生中营销能力的缺乏。


  因此,高校要在生源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娴熟地运用市场营销理论,这将是增强营销效果,提高生源管理效果的必然选择。在制定生源管理方案时,学会运用多元化营销策略,综合协调运用市场营销的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等策略,积极主动整合各种营销手段,发挥协同作用,以提高生源市场份额,在确保生源数量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质量,满足高校长远发展的需求。


  第3篇:基于三个角度下的茶企市场营销危机管理分析


  刘树兴(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无论是茶企,还是其他相关企业,他们经营生产的最主要的目标在于获取利润。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当代茶企在经营生产中的本质目标。同时,茶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茶企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是密不可分的,即茶企要对市场营销实施合理的危机管理。茶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市场波动大,给其同时带来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综上所述,为更好的处理市场危机,茶企应加强对市场营销危机的管理从而提升整个茶企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关键词:三个角度;茶企;市场营销;危机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营销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如何应对变化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中,如何处理好市场营销危机,成为当代茶企必须考虑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当代茶企主要通过市场的平台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存在于市场中的危机很容易对茶企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一旦出现茶企对市场营销的处理方式不当的情况,那么就会对茶企的知名度造成影响。从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潜伏于市场中而对茶企经营产生威胁的因素有很多,简单地说,包括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影响因素又包括茶企本身管理不够完善、茶企领导人思想不能与时俱进等等,外部影响因素又包括竞争者、市场发展环境、公共设施的改变等等。面对上文所述情况,茶企应当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市场营销危机管理能力,进而推动茶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过,我国还有一部分茶企未认识到市场营销的双面性,也没有构造出合理的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方案与管理办法。因此,茶企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时刻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加深对市场营销极其危机的认识,同时学习更好的方法去管理危机,不断提升茶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1基于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所存在的主要危机


  1.1茶企员工管理不科学的危机


  现如今我国许多茶叶企业在员工管理方面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原有的管理方案不能充分的发掘出茶企员工的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给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不合理的员工管理机制造成了企业工作效率低下,员工很难得到发展。因此,这样的管理机制就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热情,消磨掉员工的斗志,进而无法促使员工对茶企产生归属感,员工就不会对自己的岗位产生感情,员工跳槽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茶企员工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当茶企人才快速流失时,新的员工无法及时补充,且新员工不具备有熟练地专业技能,也不具有茶企特有的企业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对茶企的产品、促销和生产与发展造成了阻碍,不利于茶企的长远发展。


  1.2茶企资金周转困难的危机


  资金是企业正常周转所必须的物品之一,生活中由于资金不能及时投入到茶企的运作中,而导致茶企处于危机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造成茶企运行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内部原因[1]。充足的资金是保障茶企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但由于茶企管理者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资金利用率低下和资金浪费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茶企所投入的资金不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往严重的角度去讲,茶企资金周转困难有可能会导致茶企的股票造成波动,引起广大股民抛售茶企股票的恐慌,进而导致茶企大量的资金流失,导致茶企赖以生存的一条资金链断裂,茶企无法进行正常的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无法清还所欠下的资金,无法在广大的消费者人群之中树立好茶企本身的企业形象,导致消费者对茶企失去信心,使茶企陷入到资金周转不灵的循环之中,甚至濒临破产。


  1.3行业内竞争所产生的危机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茶企在进行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时,不可避免的会和国内外的其他茶企产生竞争。在茶企这个行业内,茶叶从生产到销售渠道再到销售过程都无时无刻的面临着其他茶企的竞争压力,在相同一条供应链之中,茶企需要面临上游茶企的打压,需要同一级别茶企的客源争夺,还需要面对下游茶企的压价。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都面临着其他茶企的竞争压力,管理者的每一个决策都存在着机遇与危机,茶企随时都有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1.4产品优势丧失的危机


  目前,存在有许多茶企因为一时的产品优势而对自己的市场产生盲目的乐观,进而大规模的生产产品已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2]。殊不知要想让茶企稳定的占据市场份额,就应当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之中,注重技术在市场竞争之中的优势。盲目的追求产量而忽视技术,会导致茶企的原产品的技术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而导致茶企的产品被同行业的其他茶企打压,原来所占有市场份额被其他具有新型技术的茶企所取代,商品被迫下架并在仓库大量累积,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都无法正常进行,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同时,茶企的产品长期不进行技术更新,将会给消费者带来品味疲劳,茶企的企业形象不能立足在消费者的心中,造成大量的顾客流失,减少了销售,给茶企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危机。


  2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2.1危机管理对茶企品牌形象的重要性


  茶企在进行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时,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遇到危机,如果茶企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危机,就会给消费者造成不好的印象,使茶企企业的品牌受损,企业的形象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使茶企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在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任何问题,茶企必须采取危机管理措施,将企业和消费者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需要企业时刻保持危机处理意识,并通过完善的危机管理体制将每一次茶企所面对的危机转化为机遇,以此来挽救茶企的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甚至可以通过完美的危机管理处理方式增强茶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促进茶企的进一步发展。


  2.2危机管理帮助茶企掌握最新茶企市场营销战略


  在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危机产生的同时进行危机管理,可以保障茶企业市场的经营顺畅的进行下去。同时,茶企业市场并非单调地保持相同的样子,它伴随着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进行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时,茶企必定会了解当下的茶企业市场,以此寻找的解决危机的办法。同时,茶企可以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即对当下茶企业市场的了解可以帮助茶企制定出新颖的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计划,以此来保障茶企可以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知晓市场的需求,生产出优质的茶叶商品,采用合适的促销方式,使公司获得盈利,保障茶企可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胜。


  3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对策


  3.1时刻保持茶企危机意识


  茶企如果想要及时并正确的处理企业在未来某一天所遇到的危机,就需要时刻做好危机发生的心理准备,并提前对各种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已获得最佳的危机解决方式。这就需要茶企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要善于在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危机,以在危机发生时将全体员工团结起来,迎难而上,做出正确的统筹及时解决危机,或者将危机提前扼杀,以保证茶企在危机中受到最小的损失。


  3.2提升产品的质量


  在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中,产品作为最基础的成分,也暗含有营销危机。产品最终会出现在消费者的手中影响他们的利益,并作为消费者对茶企最直接的了解方式而存在,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以及技术含量特别重视。优质的茶叶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市场上处于一个十分有利的地位,这是危机处理意识所达不到的效果。茶企企业品牌的建立与要有优良的茶叶产品,并且需要完善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加以辅助,这样才会使茶企的产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提高消费者对茶企和产品的忠诚度[3]。


  3.3加强茶企销售渠道的建设


  优良的产品得需要有完善的销售渠道才能展现在广大的消费者面前,一套可靠地销售渠道可以减少销售问题的发生,降低销售危机发生的概率。


  3.4加强与媒体的联系


  茶企想要获得足够高的关注,就必须要和媒体处理好关系。媒体具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无论是对茶企产品的宣传,还是对茶企本身文化的宣传,都离不开媒体。当茶企出现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危机时,茶企可以通过媒体将自己的危机处理方案快速的展现给大众,以将对茶企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结语


  三个角度下茶企市场营销活动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危机,企业应当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并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好预防,以保证茶企可以在危机中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