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天昭
云南大理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 探析螺旋CT扫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所发挥的评估作用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以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所选患者均给予血管造影(DSA)和螺旋CT扫描及增强图像处理,对比两种处理方式下对栓塞后瘤体供血变化的显示情况及影像显示价值。结果 螺旋CT扫描结果和DSA检查结果在呈现病灶形态、大小、数量以及周边组织的血供情况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螺旋CT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可以更加清晰以及准确地显示患者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SA在显示动-静脉漏方面较螺旋CT而言有明显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螺旋CT扫描影像学复查,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无创,同时平扫及增强图像有助于呈现栓塞后瘤体周边组织的血供变化,这对于医师判断治疗效果和指导后续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肝癌;介入治疗;影像学;评价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b)-0179-02
[作者简介] 欧阳天昭(1971.1-),男,云南大理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于放射科临床工作。
目前,临床上对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式主要为三种,一种为内科药物治疗,一种为手术治疗,另一种为肝癌介入治疗,上述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其针对性不一,应用范围也不一。而随着栓塞剂以及栓塞技术的的不断进步,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也获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都获得明显提升。但不可忽视的是,内科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姑息性,并不能标本兼治,因此重复治疗次数较多,而重复治疗下了解肿瘤瘤体的存活和坏死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转移、瘤体血供情况、病灶残余情况等方面,不仅有利于疗效判断,更是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探析螺旋CT扫描影像学检查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价值,该研究围绕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进行研究,让入选患者接受DSA(血管造影)和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围绕该院收治的60例进行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展开此次研究,所选60例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5.3±6.1)岁;病灶大小4.0~10.2 cm,平均病灶大小(6.4±1.7)cm。该组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均给予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检查,最后确诊为HCC(原发性肝癌),术后治疗后出现肝内转移。该组选取对象均给予螺旋CT扫描和血管造影检查,并将两种检查方式获得的结果分别记为螺旋CT组和DSA组。
1.2 方法
该组选取60例患者在复查时均给予PHILIPS 16层螺旋CT检查,在给予平扫后,再进行增强双期扫描,其中增强扫描时使用的增强剂为碘海醇。同时,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DSA(血管造影)复查和重复介入治疗。
PHILIPS 16层螺旋CT是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高档螺旋CT—Lightspeed系列系列,其工作站型号为AW4.3,采用了和高端64层螺旋CT相同的机架和滑环系统,采用6.3M的阿波罗V6球管(由印度生产)20万秒次寿命保证,扫描周期所需时间0.5 s。超高速(0.5 s)图像重建及全身大范围螺旋扫描,使急诊病人尤其是外伤病人得到迅速而顺利的检查.出色的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拓展了CT的临床应用领域。优异的工作性能及清晰的图象,深受医患双方的青睐。
碘海醇的商品名为欧乃派克,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593,生产时间2010年2月23日,生产单位:上海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0 mL:1.5g(I)。
高压发生器80 kW;最大管电压为125 kV;平板探测器最大图像获取速度30帧/s(20 cm×20 cm),15帧/s(20 cm×38 cm);分辨力>2.7 Lp/mm。产品适用于普通X射线检查、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注册代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厂商名称:Siemens AG Medical Solutions Group;生产国:德国;规格型号:AXIOM Artis dMP;产品标准YZB/GEM 0124-2005《AXIOM Artis dmp 血管造影系统》。
对两组患者病灶大小、形态、数目等数据情况进行分析二者对肿瘤周边组织血供情况呈现的图像差异性。强化程度:①明显:碘油分布均匀且积聚在一起,肿瘤血管呈现为完全闭塞,或者在肿瘤周边只有少许的残留血管或者肿瘤染色;②中等:碘油积聚在一起,但是不均匀,且其面积在肿块面积的1/2左右,血管呈现减少趋势;③不明显:碘油没有呈现积聚现象,且面积小于肿块面积的1/3,血管增加趋势较明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图像对病灶大小、形态、数目、肿瘤周边组织供血情况、血管走行及变异情况的呈现情况,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分类并整合,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和处理整合得到的数据,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所有患者复查时采取螺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检测病灶情况具体如下:①门静脉主干栓:螺旋CT组:完全11例,占18.3%,部分15例,占25.0%;DSA组则为完全3例,占5.0%,部分6例,占10.0%;②螺旋CT组动脉体静脉漏为8例,占13.3%,动脉门静脉漏10例,占16.7%;DSA组则分别为14例和18例,分别占23.3%和30.0%。见表1。
表1分析可知,螺旋CT检查结果和DSA检查结果在呈现病灶数量、大小、形态以及周边组织的血供情况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螺旋CT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可以更加清晰以及准确地显示患者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SA在显示动-静脉漏方面较螺旋CT而言有明显优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螺旋CT扫描检查作为肝癌介入治疗后复查的一种重要检查方式,其具备快速扫描成像、容积数据采取及收集、三维重建、多轴面技术等方面的优点,同时能清晰将肿瘤周边组织及存活在肿瘤组织周边组织的供血情况呈现出来,进而对组织学的供血特性反映出来,同时在扫描图像中还能清晰观察到肿瘤的形态、大小、数量、分布区域等情况[1],其肿瘤检出率非常高,能明显观察到门静脉癌栓的形成,甚至可以说CT螺旋平扫及图像增强在某些方面明显优于DSA。与此同时,螺旋CT平扫扫描获得的图像具备精确CT定位功能及其高组织分辨率等优点,其适应症广,准确性发较高,是其它影像学检查难以替代或超越的优点,且该种检查手段并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创伤,增加痛苦,且操作简单、检查方便,因此常被作为肝癌介入治疗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式[2]。该研究显示,对60例经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确诊且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分别采取DSA和CT螺旋检查,螺旋CT组动脉体静脉漏为8例,占13.3%,动脉门静脉漏10例,占16.7%;DSA组则分别为14例和18例,分别占23.3%和30.0%;门静脉主干栓:螺旋CT组:完全11例,占18.3%,部分15例,占25.0%;DSA组则为完全3例,占5.0%,部分6例,占10.0%。发现两者对于病灶形态、数目、大小以及肿瘤血供情况呈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门静脉癌栓患者而言,栓塞对后续的介入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像的清晰度至关重要。螺旋CT检查结果可以将患者动脉一肝静脉漏以及动脉一门静脉漏情况清晰呈现出来,因为其断层分辨率非常高,可以对患者上漏口的位置以及大小予以精确判断。由于门静脉癌栓患者非常容易合并栓塞,比如门脉主干癌栓等,而要想对患者的放射栓塞情况属于完全癌栓还是部分癌栓或完全癌栓进行准确判断,比较麻烦,其中完全栓塞需要采用“双介入”方法。而螺旋CT扫描可以通过断层扫描进行准确判断,而DSA 则无法清除呈现门脉前后壁的癌栓情况[3]。CT螺旋检查结果可以更加清晰以及准确地呈现患者的门静脉癌栓形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主干栓塞完全检查出来患者11例,DSA仅有3例;但DSA在呈现患者动静脉漏方面与螺旋CT相比则更有优势(P<0.05),动脉-体静脉漏,DSA检查出14例,而CT只有8例;这说明螺旋CT检查对于确定介入治疗效果以及后续治疗方案更加具备优势。该研究与王长军在“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像学评价价值”[8]这一文中的结果有相似性,都认为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进行复查时,可将CT检查作为首选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螺旋CT扫描影像学复查,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无创,同时平扫及增强图像有助于呈现栓塞后瘤体周边组织的血供变化,这对于医师判断治疗效果和指导后续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吴海江,崔宁,李国均,等.肝尾状叶外生型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1,1(2):42-44.
[2] 迟秀婷,沈加林.肝癌TACE治疗效果的影像学评估[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8):694-697.
[3] 黄伟彪,成官迅.原发性肝癌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J].医学信息,2011,9(10上旬刊):6305-6307.
[4] 李文见.混合型肝癌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93-95.
[5] 杜童,韩琳,牛洪欣,等.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改良及影像学评价[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2):29-32.
[6] 陈涛.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探析[J].北方药学,2013(10):120-121.
[7] 全紫薇,陶蔷.肝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3(9):159-162.
[8] 王长军.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像学评价价值[J].当代医学,2011,22(5):82-83.
(收稿日期: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