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神经医学正文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创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投稿霸霸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01次
  • 评分4
  • 38
  • 0

郭连军

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修复科,河南新乡 453002

[摘要]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皮瓣长度为(19.21±3.23)cm,皮瓣宽度为(10.52±2.35)cm。对照组皮瓣长度为(12.62±3.23)cm,皮瓣宽度为(7.83±3.14)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皮瓣都成活不过治疗组修复后的肿胀、瘀血、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提高了手术修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皮瓣;足踝部创伤缺损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053-02

[作者简介] 郭连军(1969.8-),男,天津人,主治医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烧伤,创伤修复。

足踝部疾病十分常见,多数患者表现为足踝部的慢性疼痛。可可以导致膝关节、骨盆移位,引起腰酸、背疼、颈椎不适、压迫神经等一系列疾病,导致修复比较困难[1]。随着解剖学的发展,以穿支血管为蒂的皮瓣应用于临床,明显提升了创面的修复效果,但仍有皮瓣厚薄不均匀,穿支位置不恒定等缺点[2]。当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开始应用于临床,其防止了血管神经蒂的受压和扭曲,增加了皮瓣的静脉回流渠道,结扎了远端的小隐静脉,从根本上避免了因血管堵塞而使皮瓣全部坏死[3]。为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足踝部创伤缺损患者60例,入选标准:符合足踝部创伤缺损的诊断标准[4];创面均合并有骨、关节、肌腱或跟腱外露;无身体严重并发症疾病与精神疾病;皮瓣供区局部血供无损;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患者知情同意。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6.52±2.14)岁;创面位置:前内侧16例,前外侧9例,跟腱区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36.44±2.36)岁;创面位置:前内侧15例,前外侧10例,跟腱区5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皮瓣旋转点位置距外踝尖上5~19 cm,皮瓣大小6 cm×6 cm~22 cm×12 cm。常规进行术前处理与创面清洗,以外踝后缘与跟腱外侧缘连线的中点至胭窝中点的连线为轴心线,以外踝尖上5~7 cm为旋转点。以旋转点至创面近端的直线距离再延伸1.5 cm为筋膜蒂长度。在筋膜蒂的近端和轴心线的两侧依纸样画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轮廓。按皮瓣设计线于皮瓣上界即远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达深筋膜层,找出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切断神经,切断血管并结扎,防止分离而创伤深筋膜层血管,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在皮瓣蒂部,皮肤切口则仅限于浅筋膜浅层,确保使血管神经蒂通过明道转移后,与创缘缝合。在显微镜下用8/0无创伤线,将腓肠神经近端与缺损创面周围的胫神经吻合,供区的可直接缝合或创面中厚皮片覆盖,行荷包加压缝合。

1.3观察指标

修复后6个月进行相关指标的观察,皮瓣成活判断标准[5]:皮瓣移植治疗完全成活或者成活面积大于缺损面积90%。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肿胀、瘀血、感染等,严重按照并发症判断标准进行观察。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统计数据,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2结果

经过观察,所有皮瓣都成活,成功率为100.0%。不过治疗组修复后的肿胀、瘀血、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组皮瓣长度为(19.21±3.23)cm,皮瓣宽度为(10.52±2.35)cm。对照组皮瓣长度为(12.62±3.23)cm,皮瓣宽度为(7.83±3.14)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足踝部损伤较为常见,患者大多是在活动时扭伤。足踝部是人体重要的负重部位,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此处,而行走、跑跳时足踝部所承受的重量比站立还要大很多倍[5]。该研究治疗组皮瓣长度为(19.21±3.23)cm,皮瓣宽度为(10.52±2.35)cm。对照组皮瓣长度为(12.62±3.23)cm,皮瓣宽度为(7.83±3.14)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提高了手术修复效果,也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成活率高、术后效果好等特点,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和途径[6-7]。

由于老年人和肥胖人群应变能力较差、承受能力较弱、负重额外增大等特点,也是造成足踝部损伤的原因。足踝部损伤主要包括骨损伤及韧带损伤,同时足踝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创伤后容易引起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治疗起来也非常棘手[8]。在皮瓣选择中,其要求的原则是血运丰富而且抗感染力强,使深部重要组织得到覆盖和保护,缺损的外观和功能得到最大的恢复[9]。同时选用皮瓣时应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探查血管及穿支是否存在,要积极提高皮瓣神经营养支配作用[10-11]。该研究修复后所有皮瓣都成活,皮瓣外良好,治疗组的肿胀、瘀血、感染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的并发症更少。

而在并发症的预防中,对于足踝部外伤,不要立即给予热敷,热敷会引起血流加快,导致软组织肿胀,使神经受压,痛感更重。一旦有外伤,应立即给予冷敷,可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受伤表面,对防止局部组织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局限性上,我们将在以后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的预后长期效果进行下一步研究。

综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提高了手术修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大平,方冬支,郭铁芳,等.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2):24-26.

[2]钱德俭,郭相凯,刘玉男,等.带蒂组合皮瓣修复足踝部严重组织缺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4(10):213-215.

[3]陈浩宇,高峻青,何斌,等.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营养血管双供血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大面积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3):225-228.

[4]Jun Sik Kim,Dae Gu Son,Tac Hyun Choi,et al.An Anatomic Study of the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Accessory Artery Perforator Flaps[J].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2008,5(6):6-7.

[5]王中杰.逆行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缺损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20-1321.

[6]0’Koray C,Kunfnat H,Ege O.Reversed Neurofasciocutaneous Island Flap Based on the Vascular Supply Accompanying the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neurofasciocutaneous flap[J].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0,10(8):5-6.

[7]Maciejewski A,Szymczyk C. Fibula free flap for mandible reconstruction:analysis of 30 consecutive cases and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J].J Reconstr Microsurg,2007,23(1):8-10.

[8]何剑锋.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219-1220.

[9]Laccourreye 0,Menard M,Behm E,et al.Sternocleidomastold myofascial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after composite resection of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e inoma of the tons i 1 1ar region:technique and outcome[J].Laryngoscope,2006,116(11):2001-2006.

[10]Brown JS,Devine JC,Magennis P,et al.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salvage in free tissue transfer[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3,41(1):16-20.

[11]Gbara A,Darwich K,Li L,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jaw reconstruetion with microsurgical fibula grafts and dental implants[J].J Oral Maxillo fac Surg,2007,65(5):1005-1009.

(收稿日期:201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