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后对急救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1-31
  • 阅读量45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对其产生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急诊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急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救和预后效果,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路径;急救时间;预后;


脑卒中又被称为“脑血管意外”,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患者的脑部血管被其他物质堵塞或者突然出现破裂,使得血液无法正常流入人体大脑而导致脑部组织受到损伤的一种疾病。患者在发病之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一侧身体突然感受到无力,猝然昏倒,眼歪口斜等。临床上可以将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率方面,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更高,占脑卒中的60%以上。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发病之后病情进展速度很快,严重脑卒中可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急性期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患者发病之后的急救护理非常重要,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有效的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获取较多抢救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应予以重视[1,2]。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较明显[3,4]。此次研究则将急诊护理路径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产生的实际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急诊收治的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急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35~90岁,平均年龄(53.26±6.09)岁;初步诊断:脑梗死13例,脑出血18例,脑血管意外8例;收治科室:ICU 8例,神经外科16例,神经内科一区8例,神经内科二区7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47.84±3.48)岁;初步诊断:脑梗死7例,脑出血17例,脑血管意外14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收治科室:ICU 17例,神经外科11例,神经内科一区6例,神经内科二区5例。

纳入标准:(1)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2)对于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涉及的护理方案以及注意事项,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了解,并且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3)在接受试验治疗之前并未接受任何其他类型的治疗。

排除标准:(1)患者的免疫、血液等系统均未出现患病情况。(2)患者没有精神类疾病发病历史,在接受实验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和护理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正常、有效的交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接诊后安排专业的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至急救诊室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基础评估,观察患者的脉搏频率、护理频率以及神志情况等,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如果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等紧急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护理。主要内容:(1)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保证医院的急诊室维持24 h上班状态,确保急救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担架、抢救药物以及相关仪器完好齐备,以便在接到急救电话5 min之内就可以紧急出诊,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主要对急诊护理路径流程、急性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培训。采取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理论讲解相结合方式。理论讲解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可以借助情景模拟方法,真人和道具结合演示急诊护理实际情况。最后进行总结和讨论,相互交流经验,找出优点和缺点,对缺点进行针对性改进。此外,还需要明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救治行为,保证护理人员有较强护理意识和急救护理水平。(2)结合卒中中心要求及患者实际情况,制订急诊护理路径方法。(3)急诊护理路径内容。接诊急性脑卒中患者前,护理人员提前检查急救物品、车辆、器械等,使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完好状态。在首次接触急性卒中患者15 min内完成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完成标本采集及送检、心电图、会诊等工作,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优质护理。在25 min内完成CT等检查,同时开通绿色通道,如先抢救先检查再缴费等操作。协助家属补办手续和缴费,确保急诊护理路径有效完成,使患者家属知晓相应的急救措施。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头部平稳,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出现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或者窒息。急救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准确用药,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抢救,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情况,包括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分诊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状况,包括致残率、病死率。(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在抢救治疗结束后,请患者或其家属为此次治疗进行评分,分为非常满意(81~100分)、一般满意(60~80分)以及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情况比较

对照组急救反应时间(14.23±2.34)min、确诊时间(28.78±4.04)min、分诊时间(3.78±0.88)min,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8.09±1.19)min、确诊时间(17.86±3.27)min、分诊时间(1.27±0.03)min。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预后状况比较

对照组致残6例(15.38%)、病死4例(10.26%),观察组致残1例(2.56%)、病死1例(2.56%),观察组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脑卒中在临床上是多发性疾病,因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而血流量减少,进而引发脑组织软化或坏死,病情多为危急,抢救不及时将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急诊护理的实施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抢救质量的有效措施,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6]。急性脑卒中急救过程较复杂,并且急救相关人员较多,一旦存在交接失误,则会耽误患者抢救时间,危及患者生命,所以急性脑卒中急救对护理要求极高[7,8,9]。

常规的急救流程非常复杂,很多患者按照流程接受治疗之后,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对整体的抢救质量以及患者的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急诊护理路径是在一般急救护理方法中创新和完善,能够有效弥补一般急救护理方法中的不足和缺失,能够缩短挂号、缴费等时间,为患者获取更多治疗时间,从而保证急救效果[10,11,12]。急诊护理路径主要包括建立急诊护理小组,制订急诊护理路径方法[13,14,15]。高质量护理团队和完善的护理流程,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能力,提高医护人员之间配合度,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稳定进行,从根本上避免交接失误[16,17,18]。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流程,实施精准护理,这样能够为患者获取充足的抢救和治疗时间,保证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19,20,21]。此次研究则将急诊护理路径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产生的实际影响。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分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致残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救效果和预后效果,值得推广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