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定向妇产科护理培训-构建“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中54名N2级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培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单项理论或单项操作培训,观察组采取定向综合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护士护理培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总掌握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知识应用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表现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临床应变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妇产科护理培训-构建“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培训效果,增强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其在培训中掌握更为全面综合的专业护理知识。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培训;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教育改革;
如今,妇产科的医疗水平备受关注,该科室需开展定向护理培训,构建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1]。基于其社会需求,妇产科护士培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为分析定向妇产科护理培训-构建“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的效果,此次特选取本院妇产科中54名在职N2级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展开调研,通过本研究,旨在确定本科室计划实施的一系列针对护士培训的综合教育措施是否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储备与综合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护士培训效果,提高护理安全质量。一旦确定了护理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对社会、医院、科室、护士、产妇及新生儿均有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中54名N2级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培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名。对照组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30.12±2.08)岁;大专学历6名,本科学历21名。观察组年龄27~33岁,平均年龄(30.36±2.11)岁;大专学历5名,本科学历22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单项理论或单项操作培训,应用常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
观察组采取定向综合护理培训,实施“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具体措施如下。(1)需求评估。注重护士的个体需求评估,例如护士对上年度妇产科护理培训的评价,护士专科知识掌握迫切程度的评估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护士学习类型的评估等,确定护士是属于动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视觉型学习者还是读写型学习者。(2)制订具体培训内容,遵循“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的培训原则,实现护士个体化培训目标。A.三减少:减少课程总量、课时数量、理论授课,将授课方式更换为网络微课。B.四优化:优化课程结构,把繁杂的理论内容或操作示范先通过网络微课让护士自主学习,现场讲授以案例为导向;优化教学程序,按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教育程序,综合护士专业能力需求评估制订培训内容,实现护士个体化培训;优化培训实施模式,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案例教学、全情景模拟教学、小组制Seminar教学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增强护士的专业知识、评判性思维、心智与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优化评价体系,采用客观结构临床考核模式,通过模拟临床情景、设置不同的考站、借助标准化患者的真实体现,通过对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基本操作技能、急救技术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对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价。C.四协同:护教协同,护理过程与教学同步;产教协同,工作与教学融合;带教队伍协同,优化教学理念,实现全科带教队伍同步;培训目标协同,一线贯穿护理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
1.3 观察指标
本次所有项目评价的观察指标均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为准,主要测评内容包括反应层(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学习层(护士对知识的掌握度)、行为层(护士的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层(护士的临床应变能力)。每一项测评均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分析。(1)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调查的方向主要在于护士的培训需求、专业素养、对待培训者的态度等,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2]。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护士的知识掌握度,分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3]。总掌握度=(完全掌握+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护士护理培训前后的综合能力测评结果。测评项目主要包括知识应用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表现,每项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与综合能力成正比,即分值越高表示综合能力越强[4]。(4)比较两组护士护理培训前后临床应变能力。测评项目主要包括应急事件处理行为评价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评价,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值与临床应变能力成正比,即分值越高表示临床应变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总掌握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培训后知识掌握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后知识应用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表现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培训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培训后比较,(2)P<0.05。
2.4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临床应变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后临床应变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临床应变能力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培训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培训后比较,(2)P<0.05。
3 讨论
妇产科的教育改革结果直接决定着该科室的护理质量和人才储备。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应建立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衔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护士培训制度,实施“护士综合能力提升工程”[5]。
在本次护理培训方案落实的过程中,通过减少课程总量、减少课时数量、减少理论授课三个减少能够帮助护士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而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优化教学程序、优化培训实施模式和优化评价体系四个优化有助于提高培训方案的针对性,重视了护士的个体性差异,多种培训教学方式提高了整体培训质量,增强了护士的专业素养[6]。通过护教协同、产教协同、带教队伍协同、培训目标协同四个协同能够促使护士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实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7]。由此,相较于常规单项理论或单项操作培训,按“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程序进行的定向综合护理培训效果更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专业知识总掌握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知识应用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表现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临床应变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充分表明,在定向妇产科护理培训中,构建“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的意义重大,以上各项护理培训后借助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得到的项目评估结果也充分证实了该教育改革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上,定向妇产科护理培训-构建“三减少四优化四协同”护理教育改革的作用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培训效果,增强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其在培训中掌握更为全面综合的专业护理知识,有助于改善、提高整体护理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静,卢彩合,罗琳雪,等.基于核心胜任力的《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右江医学, 2019,47(8):632-636.
[2]李小芒,戴小红,陈运香,等.“雨课堂"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大班制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4):609-612.
[3]李铮,岩岩.基于Moodle的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9,18(9):942-945.
[4]吕炅彦,雷蕾,莫洁玲.社会互动理论视域下妇产科护理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一--以广 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为例[J].广医学,2020,42(20):2752-2754.
[5]许婧睿,闫贵明,赵珊,等.依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本科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35(22):1681-1684.
[6]蔡英华,陈丽娜,邵阿末,等.定向多维度培训模式对新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 ,33(22):53-56.
[7]梁桂兴,丁美祝,骆丽娜,等.基于CIPP及柯氏模型优化“互联网+中医护理”护士培训的行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8):97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