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17±3.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5.93±2.57)分,优于对照组的(46.89±4.23)分、(45.86±3.9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病情整体改善,一方面可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可提高生活水平,该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治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肺结核;
肺结核属于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其发病与结核分歧杆菌有关,在传播途径上以呼吸道为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并且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健康。相关调研发现,当下我国人口流动量大,肺结核的传染率有所增加[1]。从结核分歧杆菌的特点上看,其具有强抵抗力,且结构复杂,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其心理状态变差。随着护理水平的提升,医护人员要重视患者康复治疗的综合情况,在治疗期间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及生活需求,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支持。而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则具有这一优势[2]。因此,通过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干预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以本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每组4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5.45±1.23)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3±1.78)年。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56±2.56)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12±1.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1)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确诊标准。(2)对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有正确认知,均愿意配合研究开展的患者。(3)患者本人与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同时患有多种严重疾病者。(2)长期处于昏迷状态,或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者。(3)中途转科或转院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同时,为患者讲解成功案例,树立患者的信心,缓解负面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
观察组患者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操作如下:(1)生理护理。主要是指导患者药物治疗,确保按照医嘱用药,并且可讲解药物治疗的方式和作用,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此外,不可忽视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也便于患者在服药后自查,当出现异常后及时处理。(2)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观察与评估,了解其性格特点及其在治疗中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应的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解答患者疑虑,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不同患者产生负面心理的原因以及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了解,并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针对担心治疗效果的患者,可通过介绍成功案例的方式,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针对担心费用的患者,可告知他们通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不但可提升治疗效果,还可加快疾病的康复,在缩短治疗周期的同时,有效减少治疗费用。(3)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加入微信群,可在群内进行经验分享,也有助于患者之间的交流,患者交流的优势在于能够感同身受,更具同理心,也易于患者之间彼此接触,相互了解。在护理人员的鼓励下,可开展座谈会,患者可自愿参加,有助于病友之间的相互鼓励。(4)运动方案的制订。要结合患者病情指导其开展适当的锻炼,强调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在专业指导下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机体状态,也能够通过锻炼缓解不良情绪。(5)健康手册的发放。便于患者及时查阅和参考相关内容。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总依从率。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得分高则说明患者的不良情绪较为严重。(2)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BREF),具体内容涉及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比较治疗总依从率。采用本院自拟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统计,100制,90分以上为依从,70~80分为较为依从,60分以下为不依从,总依从率=(较为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2)P<0.05。
2.2 两组患者WHOQO-BREF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WHOQO-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WHOQO-BREF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肺结核为常见的传染性慢性病,其特点在于容易复发,且由于要长期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更为严重,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逐步下降,也缺乏规律用药的意识,在定期复查、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缺乏了解,故而治疗结果会有所偏差,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细菌耐药性增加,甚至会导致疾病再次蔓延,成为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引起更高层面的危害[4]。肺结核作为传染能力强的疾病,会使患者的生活与以往有较大区别,即周围群体有排斥情绪和现象,患者也缺乏与人沟通、交往的意愿,情绪悲观,社会角色功能无法实现,生活进入迷失期,导致躯体、精神均受到较大的影响[5]。传统的护理措施缺乏对患者精神层面的引导,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故而应对护理方案做出调整与转变[6]。
当前临床对肺结核往往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由于患者长期使用药物会出现负面情绪,且部分患者受到药物副作用影响,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以上情况,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更好地发挥护理指导价值[7]。在服药期间,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让患者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宣讲:疾病的产生、发展、治疗,以及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后的不良反应、使用的预期目标等,同时要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地与患者沟通,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的基础上,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这也需要护理人员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以在一体化护理过程中,达到更优质的治疗结局[8]。同时要鼓励、督促家庭及社会给予患者支持,更多地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不歧视、不特殊对待,患者也需要放下心中的介怀,积极参与治疗和集体锻炼,增强个人抵抗力,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早日达成较好的归转结局[9]。关于患者疾病的治愈,这不仅与当下的医疗技术相关,也与患者的个人生活有关,所以要普及疾病知识,特别是在社区中加强肺结核等传染病知识的宣讲,提醒患者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治疗大环境,真正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帮助[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 A S评分(36.17±3.05)分、SDS评分(35.93±2.57)分,优于对照组的(46.89±4.23)分、(45.86±3.9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WHOQO-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病情整体改善,一方面可缓解负面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可提高生活水平,该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治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洁仙,戴县娇,陈小华,等.护理干预在肺结核[ ]诊患者留取痰标本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7):119-121.
[2]冯远贞,叶志典,庞丹丹.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台杂志,2019,29(22):198-199.
[3]田晓清.探讨外科优质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利福平用药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14(26):135-137.
[4]磊.参与型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2):10
[5]王莉端,潘琴,陈荣、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1):1802-1804.
[6]胡琼伟,徐凌忠,周成超,等.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4,30(4):403-405.
[7]陈玮,雷世光,李杨,等.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3):2382-2385.
[8]钱惠军,步佳佳、出院电话随访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8,25(2):323-324.
[9]吴倩,汪庭龙,郭净,等.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干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41-144.
[10]李云清.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5):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