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9-01
  • 阅读量39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足患者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足;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社区;负性情绪;


糖尿病足是指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等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的发病因素包括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1]。我国的糖尿病足发病率约8.1%,约有25%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下肢溃烂[2]。糖尿病足的病程比较长,治疗费用较高,造成患者经济压力较大,触发了患者的负面情绪。

由于糖尿病患者相应知识的缺乏,又缺少获取正确信息渠道,未接受过系统性健康教育指导,导致患者依从性比较差,血糖控制水平不理想,容易产生焦躁情绪。基于此,本文针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51~72岁,平均(62.46±2.72)岁;病程2~10年,平均(5.12±1.06)年;大专及以上学历19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5例。研究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54~71岁,平均(64.51±2.17)岁;病程1~10年,平均(5.23±1.11)年;大专及以上学历18例,高中学历1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1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根据2011年WHO专家委员会公布的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诊断标准选取;(2)知晓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3)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经常出现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2)研究中拒绝合作或语言交流障碍者;(3)严重心、肝、肾及脑血管病等并发症;(4)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及无法配合此次研究者。

方法:(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普通随访及常规护理干预,入组时首次综合病情及心理评估,给予针对性护理指导。(2)研究组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护理干预:(1)与患者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并完成首次病情综合评估及心理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鼓励患者规律参加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活动。(2)家庭医生团队每个月对患者一对一专题访视1次:评估上次健康指导的学习效果,了解患者目前病情变化及存在心理、护理问题。针对目前护理问题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进来以监督措施落实情况。(3)强化糖尿病足风险因素识别:糖尿病足的局部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血管病变及足溃疡史等。健康教育活动中医护人员反复强调、教会患者识别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教育患者及家属进行正确的足部日常保护,尽可能去除引起溃疡的因素。(4)健康教育:a.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内容:每天检查双足,观察皮肤颜色与温度,注意检查趾甲、趾间以及足底皮肤是否有鸡眼、甲沟炎、红肿、水疱及溃疡等现象,若出现及时处理,感受足部是否有感觉、刺痛或是麻木等现象。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需要用温开水或是软皂洗脚,水温39~40℃为佳,洗脚前家人帮忙或是用手测试水温,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定期修剪趾甲,趾甲应直剪,以免伤及甲沟。选择质地松软,大小适中,透气性良好的鞋袜,尽量选用浅色袜子,以便及时发现足部破溃、出血症状,切记不能赤脚行走[3]。b.促进血液循环:适当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耐受性,改善运动功能,促进下肢及足部血液循环,冬季注意保暖。(5)饮食护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多样化均衡饮食,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选用优质蛋白,多吃蔬菜,少吃糖分含量较高的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增加饱腹感;限制饮酒;劝导患者戒烟,改变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6)运动护理:应进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循序渐进,长期坚持[4]。活动前科学热身,若无运动禁忌证者,可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30~60 min/d,每周4~5次,运动时应结伴而行并选择安全运动场所,并随身携带食物或糖块以应对低血糖发生时的处理。(7)血糖护理:评估患者使用家庭便捷血糖仪监测血糖技能,规范讲解血糖测量的正确方法,指导患者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由家庭医生团队及时评估患者血糖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8)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往往病程较长,药物治疗费用高,再加之对疾病知识掌握不够,常常产生失望、恐惧等心理压力。患者容易抱有“治不好,死不了”的想法,导致其出现自暴自弃、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等,从而使病情反复,甚至逐渐加重[5]。病情较重的患者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和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患者多有空巢现象,其生活单调、情绪烦闷,常常造成一种难以言状的心理状态,易失去原来的生活重心。家庭医生团队人员应该调整和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积极地对患者说明良好的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应重视不良情绪并积极应对,鼓励患者参加针对性干预活动,减轻对糖尿病足的恐惧和焦虑。(9)药物干预护理:家庭医生团队应嘱患者遵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时按量正确服药。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a.非常满意:专业操作标准、足够细心与耐心;b.一般满意:专业操作标准,欠缺耐心和细心;c.不满意:专业操作不熟练,服务态度一般。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测量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改善情况。HAMA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HAMD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3)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血糖、Hb A1c比较:研究组FBG、2 h PG、Hb A1c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Hb A1c比较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甚至死亡。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但是我们国家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达标率仍比较低,所以积极进行糖尿病健康宣教及针对性个体化干预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心理评估及疏导、从身心多方面关怀患者;再针对个体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摆脱不良心理,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不但有助于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控制,而且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将医院护理延伸到家庭护理实施干预措施,对促进患者病情的转归和改善有重要作用。

糖尿病足患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在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全方位服务下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需要给予自我严格管理,以保证治疗效果的获取。如果患者出院后脱离这种服务,将出现不同问题,在没有医护人员指导和监督下,他们在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情况等都普遍降低,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尽管当前的医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升高,但是,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对于这种慢性疾病,给患者和家庭都带来较大负担。如果未做好糖尿病的有效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会因为多种并发症加重,增加死亡概率。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在糖尿病疾病控制中不仅仅需要药物控制,还需要做好日常干预,以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5]。因为糖尿病没有特定的方法,所以对疾病予以干预十分必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的一种护理服务方式,能够引导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好转、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个体化健康指导及心理评估应用价值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抑郁、焦虑评分。在实际护理中更加方便,能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值得临床应用探索。


参考文献

[1]胡仙,朱海燕,张彦忠鲁光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经验[J]河南中医2007(3):26-27.

[2]黄立坤,武晋,王雪霏系列自我保健对社区高危糖尿病足的监控管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 11(5):542-544.

[3]金晓娜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护理[J]全科护理2009,7(9):803-805.

[4]唐艳.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6):1217-1218.

[5]陈初梅,温玲.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