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8-05
  • 阅读量127次
  • 评分0

作者:干小芹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癌放疗患者个体化护理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患者能够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也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是较理想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肺癌;放疗;个体化护理;生活质量;


肺癌是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早期进行治疗能够控制癌细胞扩散与转移[1]。放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临床应用较普遍,能够杀死癌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放疗也会破坏正常的细胞,影响患者的预后,更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2]。所以在放疗中心,给予肺癌患者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个体化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本展开护理的方式,能够关注患者需求,给予其生理、心理的双重护理,在护理方式上更具有针对性,从而能够较好地减轻患者不适感受,使患者以更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3,4]。为分析个体化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本研究特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5.84±4.04)岁;肺癌病程1~7年,平均病程(3.62±0.93)年;放疗时间3个月至2年,平均放疗时间(0.82±0.21)年;肺癌分期:ⅡB期5例、ⅢA期11例、ⅢB期12例、ⅣA期3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0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5.79±4.11)岁;肺癌病程1~8年,平均病程(3.71±0.87)年;放疗时间2个月至2年,平均放疗时间(0.84±0.24)年;肺癌分期:ⅡB期4例、ⅢA期12例、ⅢB期13例、ⅣA期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肺癌诊断标准。(2)接受放疗治疗。(3)意识清醒,具备沟通交流能力,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较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3)合并精神疾病者。(4)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放疗注意事项及放疗副作用,嘱咐患者定期接受放疗,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或向医护人员询问;给予患者饮食指导,鼓励患者每日适当活动,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等。

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具体为:(1)病情评估。定期诊断、评估患者病情,对病情改善情况、患者心理状况、疾病认知水平、药物应用情况、副作用发生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制作个人档案,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如患者近期放疗副作用明显,需评估副作用影响程度,汇报医师,调整放疗计划,和技术员沟通摆位重复性、器具稳固性、身上的标识是否清楚等,减轻副作用影响。(2)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放疗前后情绪及心理状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情绪状态,对于伴随负性情绪的患者,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例如,多交流放疗根治后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倾听患者诉说治疗期间的感受,与患者解释不适症状的产生原因,指导患者以正确方式疏导不良情绪。同时,需要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指导其多与患者交流生活中的趣事,保持患者情绪积极,给予其社会支持。(3)认知干预。根据患者接受程度展开不同模式的健康宣教,对放疗作用、注意配合事项、并发症预防等健康知识进行讲解,提高患者的认知。同时对于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认知干预,如患者希望更深入了解放疗作用,可通过不同阶段治疗效果的讲解满足患者需求,而部分患者仅希望能够减轻放疗副作用,可通过鼓励患者多参与适当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认同感,减轻疾病困扰。(4)副作用干预。患者病情程度不同、机体耐受能力不同,在放疗副作用的影响上也不同,因此需要展开跟踪监测,对患者放疗后副作用的类型、程度等进行了解,从而展开个体化干预,控制并减轻副作用影响。如疼痛干预上,可通过多种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每日为自己制订生活计划,转移疼痛感受;皮肤护理上,进行早期干预,注意不良分期,给予每个阶段特色护理,控制好皮肤情况,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要防晒,避免抓挠,如出现瘙痒,采取拍打等方式,要穿全棉、宽大的衣服等。进食困难者可少食多餐,增加流质饮食,合理搭配食谱,保持规律饮食。同时,鼓励患者多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避免因不适感的影响而长期卧床,可适当活动、增进与人交流等。如放疗副作用较为明显,需要及时就医。两组均护理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其中患者对院内护理的评价用于反映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评价院内护理情况量表,评价总分设为100分,分别为非常好、较好、一般、不好,分值分别为>90分、75~90分、60~74分、<60分。总满意度=(非常好+较好+一般)/总例数×100%。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价,设置评价项目为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健康状态6项,单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1)P<0.05。

3 讨论

肺癌为恶性肿瘤疾病,早期治疗能够控制癌细胞增殖、扩散与转移,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5]。临床中,可采取多种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能够切除肿瘤,但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且多数患者诊断出病情多为中期或中晚期,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在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上并不显著[6]。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肺癌临床治疗上应用较为普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通过放疗的方式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与扩散,但同时,放疗也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常见的有发热、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下降、骨髓抑制等,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也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负性情绪与不良心理,不利于患者依从性的保持[7]。为此,在放疗中心给予患者放疗的过程中,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患者舒适度。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放疗患者的护理中,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放疗患者除了受到治疗过程中多种副作用的影响会造成生活质量降低外,持续治疗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在放疗中心为患者提供护理,还需要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首先,在个体化护理中,能够关注不同患者的差异性,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向其提供个体化护理,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也能够增强护患间的情感交流,使患者更信任临床治疗与护理,保持更稳定的情绪与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放疗[8]。其次,在护理中给予患者认知干预以提高患者认识[9]。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是减弱患者临床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多数患者由于对病情的了解不深刻,对放疗价值的了解不全面,因此多难以配合临床治疗,存在中断治疗等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方式的认知干预,提高患者对病情、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的认知,也能够更好地获得患者配合,从而提高放疗依从性[10,11]。最后,个体化护理中全程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对多种副作用有效干预,可减轻患者受放疗副作用的影响,也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12]。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个体化护理下,患者不仅满意度达到较高水平,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接受放疗,配合个体化护理能够较好地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与改善,护理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