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6-09
  • 阅读量65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2008年8月-2020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206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细致性、护理全面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更理想。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综合护理;并发症;


过敏性紫癜是指全身小血管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1],多表现为皮疹、皮肤斑点、关节疼痛等,甚至影响其脏器功能,出现血尿等症状。过敏性紫癜为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所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非常重要。近年来为提升疗效,许多学者开始注重护理质量,综合护理的核心为护理程序,是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在护理质量控制、各类护理表格填写、出院计划、患者教育计划、标准化护理计划、护士评价与职责等方面,环环相扣,以保证护理质量和水平,此模式具备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优势。有研究报告显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可显著改善其预后[2]。但此研究较少,现对我院收治的20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8月-2020年4月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206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女51例,男52例;平均年龄(5.6±0.4)岁;平均病程(2.6±0.2)周。观察组女50例,男53例;平均年龄(5.7±0.3)岁;平均病程(2.7±0.1)周。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

纳入标准:(1)患儿经临床检查等确诊为过敏性紫癜;(2)患儿家属接受此次治疗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肺等脏器功能异常;(2)先天性心脏病;(3)具有吸收、消化功能异常;(4)抗拒治疗;(5)生长发育异常;(6)中途转其他方式治疗。

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士向家属讲解疾病预后、疾病治疗、发病原因、用药方法、用药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基础药理等知识,协同家属安抚其情绪,缓解恐惧心理,密切监测患儿症状变化情况,协助家属护理患儿皮肤,避免出现局部抓伤而诱发感染,定期消毒患儿玩具。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1)饮食护理:疾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护理非常重要,因各类食物均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诱发疾病,此也为过敏性紫癜频繁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易造成过敏的食物主要包括虾、蟹、鱼、鸡蛋、牛奶等,需叮嘱患者避免食用过敏食物,若知晓过敏食物,需终身禁用。此外,患儿身体呈高敏状态,水果、蔬菜等均可能会导致变态反应,因此病情急性期需控制摄入动物蛋白,主要食用淀粉,勿食用西红柿、土豆、木耳等。患者紫癜症状消失1个月后,可适当添加动物蛋白,但需逐步添加。若患儿出现肠胃出血或腹痛严重,需禁食,待其症状消失后,则可逐步调整饮食,按照少量多餐原则进行,避免进食粗糙、坚硬、辛辣食物,注重卫生,以免发生肠道感染。针对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型紫癜者,需控制水、钠摄入量,避免发生水钠潴留,进而加重损害肾脏。(2)皮肤护理: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症状之一为皮疹,多分布于腹部、臀部、踝关节周围、下肢等部位。大部分患儿皮疹症状较为典型,开始为粉色或紫红色斑丘疹,分布具有对称性,形态大小不一,比皮肤表面略高,触压不退色,可合并疼痛感或瘙痒感,然后红斑中心出现点状出血,触压不退色,互相或单独融合,新旧并存,部分患儿疾病早期时可发生血管性水肿,且肿胀部位存在明显压痛。紫癜可融合成片,进而发生血型水泡,出现皮肤坏死、溃疡。所以,护士需仔细观察皮肤状态与皮疹形态、颜色、位置,是否发生皮肤破损和新皮疹。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选择透气性好、柔软、棉质衣物,出现瘙痒时,需按照医嘱涂抹药物,勿抓挠,及时处理破溃。针对急性期卧床患者,需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平整,观察皮肤有无受压,若需注射药物,则避开紫癜部位。(3)心理护理:大部分患儿病情急,病因不明,且病情频繁发作,患儿家属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所以护士需及时宣教疾病知识,包含疾病预后、治疗方式、疾病表现、发病诱因等,缓解家属负性情绪,并关注患儿心理状态,操作时保持动作轻柔,并安慰、鼓励患儿,使患儿信任医护人员,尤其是疼痛患儿,护士需耐心安抚,必要时播放动画片或儿歌,分散患儿注意力。(4)用药护理:糖皮质激素属于常用药物之一,对抗原体反应抑制效果较好,可缓解炎性渗出、水肿等,改善关节、腹部疼痛。但此药物对患儿生长发育有抑制效果,并对胃酸分泌有刺激作用,可加重或诱发应激性溃疡,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大部分家属担心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时,护士需解释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确保患儿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并逐步降低药物用药剂量。同时将相应病例作为案例,使家属知晓按医嘱使用药物的重要性,提升配合度。严密监测用药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5)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后,若持续服用药物,需告知家属勿自行停药,需按照医嘱用药,逐步降低药物剂量,指导其观察不良反应。日常应劳逸结合,确保睡眠充足,增强患儿免疫力,按照天气情况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注重饮食卫生,保持个人卫生清洁,避免发生感染,并避免接触可能发生过敏的物品,如药物、花粉、食物等,降低疾病复发率。按照患儿个体发病规律或易发病季节,按照医嘱服用药物,避免疾病复发。此外,因注射疫苗也会导致疾病复发,因此2~3年均勿注射疫苗,告知患儿和家属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儿紫癜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状况,如感染、肾炎。(3)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包括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细致性、护理全面性等,各项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d)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细致性、护理全面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讨论

过敏性紫癜主要由于患儿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变态解,改善预后。

刘卫卫等[12]报告分析7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结果显示研究组精神焦虑评分、躯体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皮疹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关节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情绪和疾病症状有改善效果。本研究与其症状消失指标相符,但本研究因研究时间等多因素局限,未观察患儿精神焦虑和情绪状态,条件成熟可重点分析此问题。

综上所述,过敏性紫癜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症状消失,降低并发症,预后效果更理想。

反应而发病,增加毛细血管、黏膜、胃肠通透性,诱发出血。日常生活中危险因素包含异种蛋白、病毒、细菌、花粉等。一旦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紫斑、关节水肿和肿痛等,甚至发生胃肠道功能降低、肾脏功能损伤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确保治疗中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有报告显示,综合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症状消失、降低并发症等具有积极意义[3,4,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优势性。综合护理主要是以人为本,针对各患儿实际状况实施护理,效果较好。临床护理中,综合用药、饮食、皮肤、心理等制定干预方案,确保良好护理效果。而且综合护理重视患儿各方面状况,具备小组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的优势[6,7,8],确保护理的全面性和针对性,避免了传统护理存在忽略性。本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患儿心理和疼痛方面给予相应干预,患儿生理、心理因素均得到明显改善,确保出院后更好地适应环境,避免疾病复发,并对患儿治疗期间的配合度有提升效果,进而促进症状消失,缩短住院时间。同时,针对患儿实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干预、症状护理、饮食护理,缓解患儿对环境产生的恐惧感和陌生感[9],降低其内心害怕、恐惧、不安等情绪,提升患儿在疾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为病情康复奠定基础,利于顺利实施治疗和护理干预[10,11]。饮食干预可确保患儿机体代谢正常进行,促进症状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