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3-30
  • 阅读量42次
  • 评分0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急救情况、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进比较。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式可以缩短抢救时间,减少时间消耗,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建推广。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时间管理 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疾病,该病在临床中发病率比较高,以老年人居多,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该疾病的发病年龄逐步有了年轻化趋势。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1]。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心肌缺血缺氧,因此,发病后必须尽快对患者实施抢救治疗,避免大面积心肌坏死,尽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致残率[2]。常规急诊护理中,患者分诊、抢救时间较长,护理流程有待优化。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减少了大部分的时间消耗,各项抢救护理工作更加紧凑、流畅,能够为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并对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47±2.44)岁;发病时间14~47 min,平均发病时间(30.37±3.55)min。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9.52±2.32)岁;发病时间13~48 min,平均发病时间(30.45±3.24)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排除标准: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药物禁忌证患者;呼吸衰竭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科护理措施。做好急诊患者的接诊准备工作,入院后及时分诊,维持患者呼吸等生命体征,通知医生进行抢救,配合医生开放静脉通道、用药等,观察患者病情。

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详细内容如下所述:①入院前护理:入院前,和现场抢救人员取得联系,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同时,想办法和家属取得联系,通知家属尽快护送患者入院配合治疗。成立专科抢救小组,随时待命准备接收患者入院。根据获得的患者信息,准备好患者抢救治疗所需的病房、人员、设备、药品、器械等。②入院时护理:入院后,相关人员要及时到位,将患者从救护车转送至医院,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要随床进行心肺复苏。与救护车人员交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及时对患者分诊,首先维持患者生命,尽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进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给患者和家属都带来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要注意疏导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每一项护理和抢救工作都要顺利衔接,避免出现过多的时间消耗问题。通知药房、相关影像学检查科室等为患者打开绿色通道,确保患者第一时间获得药品支持、设备支持等。③查漏补缺:在抢救工作结束之后,需要详细核对抢救记录,维持患者病情稳定,同时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查漏补缺。总结护理工作,分析护理缺陷,为下一次的抢救工作奠定基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分诊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复发死亡率。护士长对每名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分诊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x±s,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复发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复发死亡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常见,这也使得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3]。此类疾病多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而且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十分严重的威胁。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和传统急诊科护理流程相比,各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衔接度、连贯性更高[4]。具体表现为:在患者入院前,和救护车人员取得了联系,提前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并和家属取得了联系,可以让家属尽快配合抢救治疗,避免后续抢救治疗过程中,因无家属签字而耽误病情[5];同时,在患者入院之前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节约了大量时间;在患者入院时,相关人员和设备等可以及时到位,和相关科室做好了沟通工作,为患者开放了绿色通道,进一步减少了时间消耗,确保各项抢救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在抢救结束之后,进行查漏补缺,对工作进行总结,为下一次工作奠定实践基础[6]。

通过对传统抢救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可以简化各项步骤,让患者尽快进入抢救阶段,避免了患者心肌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减少了心肌坏死面积,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风险[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分诊时间(1.24±0.32)min,急诊室停留时间(8.45±1.25)min,抢救时间(30.18±3.28)min,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更高,死亡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简化了护理流程,减少了时间消耗,更加有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建议积极在急诊科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旋.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7):31,33.

[2] 罗金珠,黄江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5):65-66.

[3] 张美玲.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有孕宝,2021,3(5):279.

[4] 朱逍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观察[J].健康大视野,2021(4):178.

[5] 俞婷,李淑娟.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9):155-156.

[6] 徐建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20(1):38.

[7] 荐欣.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友,2020(1):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