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阐述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挑选做CT增强的对象共计110例,基于回顾统计分析原则,在抽签随机分配法原则下将对象分成两组,即为常规组(55例,常规护理)与试验组(55例,临床护理路径标准)。于试验中统计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日常生活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常规组,而心理状态结果低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检查时间较常规组更短,检查顺利性较常规组更佳,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提高对象的检查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标准 CT增强 护理 检查效果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医疗事业提供了巨大发展助力,很多疾病在影像学技术下能够得出清晰且完整的疾病判断,尽早的帮助了患者确诊疾病并且完成基础治疗。CT增强技术传统CT比较其检查效果更强,且因为对病灶的检查和分析非常精准,因此能够定位准确降低疾病误诊率,因此优点CT增强检查渐渐的成为了现代医学诊断多种疾病的首选措施[1-2]。但是CT增强检查在扫描工作进行中需要将对比剂高压注射进静脉内,才可在对比剂显影下观察到更加细小的病灶,综合扫描时间缩短且不会影响检查准确率。为保证此间不会出现检查不良反应和检查风险,因此临床正在探究有效的护理配合影像学检查,对于提升检查效率很有必要[3-4]。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是基于常规护理上进行路径优化的工作处理,具有先进性、综合性和规划性,在前瞻性计划制定上让护理干预更高效,从而让护理下检查符合流程标准化。基于此,本统计便围绕CNP建立指标统计观察其对CT增强工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共计110例,平均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5例。常规组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6例,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65岁、34岁,平均(49.50±3.25)岁;检查位置:胸部、腹部、头部分别为32例、10例、13例。试验组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5例,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64岁、33岁,平均(49.08±4.56)岁;检查位置:胸部、腹部、头部分别32例、10例、13例。基本资料检查和对比发现未有比较差异性P>0.05。
1.2 纳入条件和排除原则
1.2.1 纳入条件
所有对象均为知情同意本次试验统计者;影像学检查知情同意且无对比剂过敏症状;并未出现CT增强时间异常延长症状。
1.2.2 排除原则
临床资料不全者;存在脊柱畸形、中枢神经类疾病;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者;患有败血症、精神方面疾病者。
1.3 方法
常规组:在扫描前后均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常规流程办理登记然后告知患者在扫描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提前告知其不良反应不会造成太大损伤。告知其尽量保证冷静并且不要随意晃动以免检查不准确。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包括在常规组中执行的护理,并在基础护理上进行护理优化。(1)预约检查:护理人员在获得患者的检查单后,按照顺序为其依次进行检查,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并告知在扫描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其不要过于晃动身体并和CT室中工作人员获得联系,提前预约好检查时间。讲解清楚检查流程后为其讲述检查的意义以及CT技术介入的基本步骤,穿刺注意操作规范。注射对比剂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常规反应和异常反应,便于患者反馈后及时进行处理。(2)操作前: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以及用药史,查问是否有不适应进行此检查的病史,好及时控制和安抚患者的情绪,保证其能够有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检查。若不慎检查中出现不适应反应,要及时通知医师并且为其做预先处理,以免对象症状加重。(3)操作中:按照对象的扫描位置不同而调整体位,静脉注射时尽量选择粗血管,指导患者的呼吸保证规律性,并注意固定穿刺位置。可通过在注射前使用氯化钠溶液注射20 min后,无明显反应后可继续完成检查。
1.4 观察指标
以不同护理介入方法为准分组后,对比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AS、SDS)与日常生活(GDOLI-74)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相关指标(检查时间、检查中断发生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进行检验与描述,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率(%)和t进行检验与描述,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中很满意18例、满意25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度78.2%;试验组中很满意26例、满意26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94.5%。可见,试验组的满意度评价较常规组更高,结果对比χ2=6.252,P<0.05,有明显差异。
2.2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评分比较
试验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结果与常规组无差异,对比显示t=1.470、1.903、0.698、1.978,P>0.05,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试验组心理状态较常规组更低,日常生活评分较常规组更高,对比显示差异t=20.369、23.821、16.831、20.097,P<0.05,有明显差异。护理前,常规组SAS(62.31±3.08)分、SDS(63.03±3.15)分;GDOLI-74量表躯体、社会维度评分分别为(31.20±1.60)分、(32.41±1.72)分。试验组SAS(63.13±2.78)分、SDS(64.20±3.55)分;GDOLI-74量表躯体、社会维度评分分别为(3 1.0 2±1.4 0)分、(33.19±2.03)分。护理后,常规组SAS(52.39±3.68)分、SDS(53.07±3.70)分;GDOLI-74量表躯体、社会维度评分分别为(40.29±4.00)分、(41.89±3.83)分。试验组SAS(38.77±3.48)分、SDS(37.75±3.06)分;GDOLI-74量表躯体、社会维度评分分别为(5 3.2 4±4.1 0)分、(55.80±3.58)分。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中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检查相关指标
常规组的检查时间(17.45±3.00)min、试验组的检查时间(14.18±2.60)min;可见试验组短于常规组,结果对比t=6.165,P<0.05,有明显差异。常规组检查时中断发生7例,发生率12.73%;试验组检查时中断发生1例、发生率1.82%。试验组检查顺利性较常规组更佳,对比结果χ2=4.852,P<0.05,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增强CT检查在使用水溶性对比剂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检查准确性与安全性,降低了不良反应的生成,检查出病灶的位置与浸润程度。之所以这项检查可以临床上广泛运用,除了准确率高之外,对比剂的使用过敏率控制也非常好[5-6]。所以,近些年临床对于CT增强扫描技术的应用率呈显著性提高。但因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在检查过程中常常过分焦虑和害怕,或是行为配合较差,因此检查中配合性和效率性可能变差,影响检查效果,故而临床推出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弥补并改善这一缺点。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规范的将护理更深化细化的路径,将护理方法和护理时间交叉进行找出对应完成的护理要点,而提高每一干预工作的效率[7-8]。且从入手角度上看,此护理模式相比于传统护理工作有了更宽的兼顾性,而且作为一种围绕患者而开展的新型护理模式,重点在于强调对患者从多方面进行维护,从而最大程度的消除在CT增强检查下发生的多项护理问题,纠正治疗效果干预因素,利于患者尽快确定病情从而接受治疗。而且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后集合了优质、有序、高效的护理工作特点,从执行有效性角度上看,此护理模式尽可能的减少了护理工作的执行失误性[9]。因而在临床实施后,也正在积极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性,让病患获得真正的高质量护理服务。
结果可见,护理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常规组,而心理状态结果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试验组检查时间较常规组更短,检查顺利性较常规组更佳,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控制检查不良事件发生节约检查时间,值得临床推广执行。
参考文献
[1]任然,王杰,吴永霞.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0,5(8):133-135.
[2]海霞.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应用于CT增强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9(14):152.
[3]田鑫,彭映华,李晶祯,等.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心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43(2):189-190.
[4]程丹.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在CT增强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影像技术,2020,32(3):52-53,56.
[5]袁艳菊,丁长青,刘维,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血管瘤患者CT增强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28):102-104,107..
[6]朱雪平.临床护理路径和心理干预对CT增强检查的联合护理效果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29-530.
[7]张梅芳,袁强,杨建娣,等.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166-168,172.
[8]覃松梅,冯广弘.临床护理路径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12):1456-1458.
[9]王焕生,苏婷,翟业效.优质临床护理路径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