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肺部感染的排痰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所有86例肺部感染患儿,按照个人意愿分为43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的43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和人工叩击排痰,观察组的43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和振动排痰机排痰,对比两组患儿的排痰有效率、两组患儿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排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部感染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气促消失时间,有效改善患儿的排痰有效率和肺功能情况,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小儿肺部感染;振动排痰机;护理效果;肺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86例肺部感染患儿,按照个人意愿分为43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患儿的年龄在2~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1.21)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患儿的年龄在2~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1.36)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都经过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肺部感染;②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③所有患儿家长均自愿加入本次试验研究;④所有患儿家长都签订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免疫抑制剂使用患儿;②肾功能不全患儿;③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儿;④存在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的患儿[1]。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的43例患儿实施人工叩击排痰和常规护理,在进行人工叩击排痰和常规护理之前,对这4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解痉治疗、祛痰治疗、雾化吸入、给予患儿吸氧支持、营养支持。人工叩击排痰方法如下:护理人员让患者取侧卧位或者坐位,然后让人工叩击排痰操作者将五指并拢,并屈成杯状,然后利用手腕的腕部力量,从患儿的肺底开始按照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顺序有节律的叩击患者的背部,叩击时,相同的部位叩击时要重叠三分之一,对对照组的43例患者实施人工叩击排痰的同时,叩击的力量和频率以能够让患儿的痰液可以顺利排出的耐受为佳,每次叩击的时间大约为10~15分钟,每日进行2~3次的叩击排痰,在对患儿进行人工叩击时,护理人员要在一般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同时,进行叩击排痰时,要避开患儿的脊柱、肾脏、肝区以及心前区。常规护理的基本内容如下:保持患儿病房内的干净和整洁,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湿度,让患儿有一个安静休息的环境,了解和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患儿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和健康知识宣教。
1.3.2观察组
观察组的43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振动机振动排痰和针对性护理,其中振动机振动排痰的具体操作如下:观察组的43例患儿实施振动机振动排痰,振动排痰的模式时自动模式,然后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然后分别在清晨和餐后2小时以及临睡前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治疗,振动机排痰治疗时,需要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选择每秒在15~30指圈的速度,选择合适的叩击头,让操作者手持手柄,不断变化叩击头与患儿的接触角度,振动机排痰的叩击顺序从按照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方式从患儿右侧的背部到左侧的背部,然后再向患儿的脊柱、侧胸、胸部,其中在患儿的肺下叶和肺部感染部位进行叩击时的时间稍微延长一些,确保积蓄在患儿体内的痰液能够从毛细支气管振落,让其流向大的支气管,从而帮助患儿排出痰液[2]。
1.3.3一般护理
在患儿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的接待患儿及其家长,为患儿提供清洁、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患儿病房内空气的新鲜,将患儿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温度控制在18~22摄氏度之间;保证患儿病房的安静,让患儿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更好的休息和睡眠,减少患儿的耗氧量,减轻患儿的缺氧症状;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患儿肺部感染的其他并发症症,对于气促、发绀的患儿,及时给予低氧流量供氧,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
1.3.4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患儿由于生病的原因,会有紧张、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和负面情绪,使得患儿会有哭闹的情况发生,其中对于难以用语言进行良好沟通的患儿,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联合家长对患儿进行安抚,尤其是在肢体语言方面的安抚,给予患儿一个温暖的拥抱,鼓励患儿积极、勇敢的面对;对于能够和护理人员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和沟通的患儿,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然后要求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将肺部感染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本次治疗护理的方法、振动机排痰的基本操作和目的等相关知识内容详细讲解给患儿及其家长,提高患儿和家长对疾病以及本次排痰治疗护理的认识度和了解度,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1.3.5呼吸道护理
在患儿的呼吸道方面,对患儿进行呼吸道的湿化护理,湿化护理的目的是通过湿化患儿的呼吸道增强患儿呼吸道纤毛的活动力,预防分泌物干稠结痂,从而促进患儿痰液的排出;及时为患儿补充充足的水分,更有利于稀释患儿的痰液,促进痰液更加顺利的排出。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显效:患儿的憋喘、咳嗽等症状消失,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憋喘、咳嗽等症状以及肺功能显著改善;无效:患儿的憋喘、咳嗽等症状以及肺功能没有明显的好转[3]。
1.5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x±)表示,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排痰效果
观察组的排痰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的排痰总有效率为79.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肺功能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治疗,能够产生轻柔、均匀的振动力,这种振动力能够促使患儿的支气管黏膜表面代谢物和黏液实现松弛和液化,从而为患儿的身体提供平行水平力,促进患儿体内支气管黏膜表面代谢物以及黏液的排出,能够有效的消除患儿的气道分泌物;同时,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时,能够通过不同的叩击头和手法对患儿的肺组织进行准确叩击,并通过这种叩击刺激患儿的呼吸系统,有利于呼吸道纤毛的运动和浆液细胞的分泌,最终达到排痰的效果。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排痰总有效率为97.67%,与同类研究当中97.14%的排痰效果保持基本一致[4]。总而言之,对小儿肺部感染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儿的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气促消失时间,有效改善患儿的排痰有效率和肺功能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宋继敏.对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体外振动排痰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6):150-153.
[2]马雯.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