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效果观察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8-27
  • 阅读量72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 分析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入我院急诊外科治疗的危重患者进行课题研究,共计病例数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转运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管理,评价比较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转运所耗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急诊外科危重患者,临床选择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诊外科 危重患者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管理

急诊是各大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承担着抢救危重患者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治疗期间,临床医师为保证治疗准确和有效,需加强检查和诊断患者病情状况,故而各科室转运必不可少。然而在实际转运过程中,因医护人员操作或者其他方面的影响,患者不安全事故发生风险高,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甚至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相关资料显示[2]:超过71%患者转运患者在转运期间出现并发症。基于此,转运危重患者不同于简单的运送过程,而属于监护治疗的重要过程,所以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管理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为了进一步探究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本研究特选择2020年度我院急诊外科的危重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急诊外科危重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8~77岁,平均(43.25±2.34)岁;疾病类型:多发伤8例,急性脑出血9例,创伤性休克13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酒精或农药中毒4例,异位妊娠并发休克7例。观察组:男21例,女28例,年龄11~74岁,平均(43.21±2.38)岁;疾病类型:多发伤10例,急性脑出血8例,创伤性休克14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酒精或农药中毒6例,异位妊娠并发休克5例。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转运和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转运和护理干预,即转运前评估危险因素,介绍注意问题;准备相关器械和物品。转运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处理异常;合理固定患者导管。告知意识相对清醒的患者转运流程和原因,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配合医师转运。观察组接受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管理,包括:(1)转运前:重点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大小、静脉通道、导管与气道支持、活动性出血部位、脊柱是否损伤、体位有无特殊要求、移动方式、保护性措施、转运床和监护设备是否正常、仪器电量等情况,确保患者在转运期间各项仪器和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判断转运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监测转运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给予正常性能的便携式呼吸机,良好配置急救箱,保证箱内急救药品、紧急插管设备、简易呼吸气囊等物资充足;详细向患者家属讲解患者转运的重要性,告知家属转运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科学应对措施,让家属明白转运期间的风险不可预见性和严重性;充分做好转运准备,配置齐全相关急救物品,与相关部门进行良好沟通,获得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提前告知相关患者做好患者接收准备,保证患者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2)转运中:观察病情,转运期间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做好气道保护工作;充分给予烦躁或者疼痛患者镇静镇痛处理,建立两条以上静脉留置通路;针对气管导管患者,需要充分关注患者导管刻度,良好固定,防止导管移位或者滑脱;协助患者保持舒适性体位,加强转运期间的保暖处理;以轻柔性动作搬运患者,降低碰撞风险,保证患者转运安全;加强患者心理疏导,针对意识清醒但无法说话患者,可通过手势、眼神或者写字方式交流,对患者实际需求进行询问和了解,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转运期间保证工作有条不紊,提升患者的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3)转运后:与患者进行交流,仔细交接至其他科室或病区人员,确保护理工作的连贯性;检查期间需要由专门的转运医护人员看护,避免仪器管路脱落;急诊科医护人员与病房医护人员保持良好沟通,做好交接工作,介绍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检查项目、化验项目、输入药物、引流管、伤口、止血带、皮肤状况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转运所耗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抢救成功例数、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同时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家属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统计,患者转运所耗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等计量资料用表示,应用t检验;抢救成功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转运所耗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和家属满意度组间差异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转运所耗时间和检查等候时间较短,家属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运所耗时间、检查等候时间和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2.2 抢救成功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组间差异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更高,护患纠纷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收治的患者多病情危重,在实际病情诊断和检查期间,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活动,临床往往建议院内转运处理,但是在转运过程中,不少患者因病情不稳定、体征监测以及急救条件等因素,很容易造成患者转运期间的发生意外事件,严重可致死,从而引起医患纠纷或者医疗事故[4]。因此,临床需要迫切寻求一种简单高效的转运护理模式。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法律法规越发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医患互动,维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共担风险,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医患纠纷,维护医院良好形象。急诊外科患者院内转运期间的良好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在保证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提高抢救成功概率、减少医患纠纷中的意义重大[5]。通常情况下,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扎实且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转运所耗时间(11.18±3.21)min、检查等候时间(1.23±0.09)min均较对照组(18.58±4.23)min、(4.55±0.34)min更短,家属满意度评分(93.34±2.15)分、抢救成功率96.00%(48/50)较对照组(84.34±4.32)分、82.00%(41/50)更高,护患纠纷发生率2.00%(1/50)较对照组16.00%(8/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以说明急诊外科危重患者转运期间,临床实施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非常显著,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危重患者转运消耗时间和检查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可让患者家属更加满意护理服务,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医护人员在危重患者转运前期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全面且彻底化的检查患者转运期间所需的医疗器械和抢救药物,详细评估患者病情状况和转运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家属获得其配合,并且通过针对性的预防护理举措和应对策略进行风险应对,及时科学处理患者转运期间的异常问题,同时转运期间重点关注操作动作轻柔、监测生命体征、舒适体位干预以及导管处理等内容,有助于保证患者安全转运[7-8]。除此之外,良好且充分的交流是降低医患纠纷的关键,在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向其详细解释转运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可以让患者家属认识到严重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相关操作,取得家属信任、理解和配合,降低不必要沟通所致的医疗纠纷发生风险,与此同时,转运完成后,谨慎性交接工作,充分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治疗状况,可以保证患者后续接受良好治疗,提高治疗效果[9-10]。总之,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杜金容,王斐.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中应用全程安全转运与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5):307,311.
[2]谢婷,杨霞,史秋,等.责任制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3):90-92.
[3]张燕.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2):225-226.
[4]黄艳萍.优化院内转运流程对急诊危重患者预后及护理安全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5):275-276.
[5]孙婷婷,李治察,段晓玲.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9):55-57.
[6]刘少银,陈云凤,陈锦秀.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5):2118-2119.
[7]刘亚平,周艳.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91-193.
[8]周燕妮,陈晓蕾,皇甫淑娇,等.HFMEA在急诊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5):375-379.
[9]王雪松,王怿梅.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6):5272-5273.
[10]李宏元.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6):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