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促进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在腹胀消失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01±4.59)分,高于对照组的(80.0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4,P <0.05)。结论 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同时,给其配合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护理质量较优,效果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精细化护理 腹腔镜 术后恢复 护理质量 术后排气时间 腹部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由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少、患者术后恢复的较快等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对各种腹部疾病的治疗中,并且此种微创手术方式已经逐步替代了开腹治疗的方式。采用腹腔镜治疗其效果与护理模式密切相关[1]。手术室护理是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关键,随着研究的增多,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对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配合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2]。本次研究选取了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详细的探讨了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促进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腹腔疾病。(2)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意识障碍。(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对手术治疗有严重影响的病症。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29~53岁,平均年龄(41.55±6.24)岁,其中行行胆囊切除术20例,阑尾炎切除术12例,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8例,行卵巢囊肿切除术6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8~54岁,平均年龄(42.01±6.59)岁,其中行行胆囊切除术21例,阑尾炎切除术11例,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9例,行卵巢囊肿切除术5例。本次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继续比较。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管道护理,保证各管道的畅通,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发现异常,则需及时上报主治医师处理。
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具体如下:(1)制定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流程。科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成立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小组,并制定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流程。对患者行术前精细化护理。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手术室环境的干净和整洁,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均应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护理人员还要对各手术器械和手术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手术刀具、治疗设备等消毒情况是否合格,进一步保证相关仪器及设备性状的良好运行,根据检查的流程及步骤做好相关的标识,保证各设备及器械的有效性[3]。护理人员还要再次详细检查手术中需要用到的麻醉药、镇静药物、抗凝剂、抗生素等药物,分类正确摆放,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保障。手术前,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还应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给予患者鼓励,缓解患者对手术出现的恐惧、担心、紧张等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促使患者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4]。将手术室的温度及湿度调整在舒适的范围内。(2)术中精细化护理。手术开始前还应积极的配合麻醉人员对患者实施术前麻醉,并密切关注患者麻醉后的精神状况及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的配合医师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及时准确的向治疗医师传递需要的各种手术器械,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有效的处理使用后被污染的物品,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避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呼吸停止、心率过快、心率过慢、体温骤降等不良事件[5]。(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对手术中所用治疗器械、药品的数量等进行清点检查,对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器械根据其类型对其进行归类,并及时运输至专门的消毒供应室进行消除处理,如还需要补充其他的药物,则应及时做好相关的记录,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检查其包扎完好性,之后再将患者送入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相应的交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腹胀消失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本组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包括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功能等,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后,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为(93.01±4.59)分,对照组为(80.01±2.33)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4,P<0.05)。
3 讨论
腹腔镜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由于对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对腹部疾病治疗的临床上。但是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前,部分患者对手术的担心和恐惧,导致对手术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6]。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给患者辅助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手段,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是一种在降低护理及沟通成本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了节省了医疗资源。其是通过制定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流程及制度,使护理工作更加专业化,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在保证了手术安全性的同时,还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广泛实施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本院在对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配合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通过术前制定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流程,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在此过程中,还对患者辅助实施了心理护理,术前加强了对手术室及手术器械的检查,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中,通过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证了各项手术器械的传递准确性,手术结束后,加强了对手术器械、药品等的检查登记,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玉霞[10]等人在其研究中,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患者在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时,给其配合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01±4.59)分,高于对照组的(80.01±2.33)分,差异显著(P<0.05)。江利华[11]在其研究中显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达到(94.14±3.72)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8.63±6.27)分,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对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同时,给其配合实施手术室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护理质量较优,效果明显,建议将此种护理方式应用在更多的临床上。
参考文献
[1]杨薇,许超,周方艳.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92-94.
[2]周卫雪,孙晨霞,郭宁,等.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36-38.
[3]王倩.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42.
[4]张晓连.精细化沟通护理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30-832.
[5]陈亚楠,陈华萍.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0):99-101.
[6]陈德英.手术室细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5):126-128.
[7]张夏怿.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提高腹腔镜手术配合效率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5):682-684.
[8]褚国城,周培萱.手术室干预性护理对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6):92-93.
[9]王培伟,何宇文.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经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9,9(3):182-183.
[10]马玉霞,陈红翠.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19(10):136.
[11]江利华.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34-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