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急救护理技巧的带教方式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5-11
  • 阅读量61次
  • 评分0

为适应急救护理工作的需要,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把急救护理学作为主干课程之一。但以口头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很快适应临床急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使学生很快掌握临床急救知识及急救处理技能,给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及问题。几年来,在临床急救护理技能带教中尝试运用新的带教方法,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护理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方法


1.1实习初期:护生初进急诊科,对周围环境和工作有陌生感,对新型仪器的使用比较生疏,护生入科后,我们首先向其介绍科室环境、抢救室和缝合包扎室的布局及常用抢救仪器、药品的用法、用量,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在抢救患者时,护生情绪比较紧张,工作较被动,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保持沉着冷静,并严格要求护生苦练基本功,以增强抢救时的信心,利于稳定情绪。如编制各项急救技能操作常规,包括人工呼吸(口对口、面罩加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心电图仪、电击除颤等操作程序。制订考核标准,包括自身准备、物品与环境准备、急救病人的准备标准;操作前中后的查对,操作中行为与沟通有机结合;病情观察与操作相结合;操作过程准确连贯、节时;抢救后病人的复位,物品处理归位等方法。


1.2实习中期:此期护生对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基本知识和技能已基本掌握,对各种简单的仪器也能随时使用,能够配合医生和护士抢救病情轻的急诊患者,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培养护生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眼疾手快、忙而不乱、判断处理准确的工作能力,鼓励护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工作,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如急救技能的分项训练等。带教老师讲解与演示各项技能,包括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选择药品、剂量、给药途径,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及观察,心电图识别等→带教老师指示训练→护生演示回示→老师再示教训练→学生分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分项训练演讲→逐个达标。


1.3实习后期:实习后期随着对护理操作的熟练掌握,护生出现自满情绪,且大多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不能安心工作,思想变得松懈,工作缺乏主动性,容易出现差错。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减轻心理压力,同时,对于护生的各项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2]。如安排群体配合急救训练:在分项训练达标的基础上由带教老师指导进行。如设计1例心脏骤停病例,由4位学生共同抢救,限时5分钟内复苏成功。要求他们先根据模拟病人的临床表现,即意识状态、呼吸、脉搏情况,做出快速评估,然后立即进行群体配合抢救:学生l行胸外心脏按压,学生2行人工通气,学生3给药,学生4心电监护、电除颤复律。整体配合抢救过程中,要求每项操作每人必须轮做1次。结果要求:5分钟内心电监护示正常心电图,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可闻及呼吸音。最后由老师评讲,护生再演示回示,直至掌握。次阶段还应关心体贴护生,尽力帮助解决护生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2结果


考核评估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为:学生的应急配合能力、病情观察评估、临床急救动手能力,如除颤技术、心电图描记、心电监护、心肺复节、气管插管等与旧的带教模式相比有显著提高。


3讨论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需通过技术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体现。传统的带教方法为护士生入科时由带教老师给予统一讲解示范,学生在空余时间自行练习,有问题时向自己的带教老师请教。遇到真正的抢救病人时,老师忙着抢救病人,无法给护生进行现场讲解,护生掌握的知识不能与实际相结合[3]。新的急救护理技能带教方法采用从分顶的技能训练到综合、复杂的群体配合训练,注重护生与病人、环境的互动效果,通过急救场景的设计对模拟病人的观察、病情分析判断,采取应急措施与配合抢救训练,培养学生遇到复杂多变的急救情况时,思路清晰,沉着应对,团队配合,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抢救效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