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蕾1 彭 琳2
1.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务部,辽宁沈阳 110015;2.大连91194部队医院,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方式,为护理管理提供策略,降低医院感染及人群感染的风险。方法 以B院在2012—2013年共检测出40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对象,专职人员对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以及病原体和标本类型等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馈与处理。结果 B院共检测出40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其中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为主,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加大其监测力度,充分发挥其监测作用,同时提高护理管理力度,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及人群感染的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80-02
[作者简介] 杨蕾(1976-),女,满族,硕士,主治医师,社会医学与医院管理专业。
随着抗菌药物等在社会上的广泛运用和耐药菌株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的免疫能力造成了影响,致使人体失调,加大了医院感染的程度,而多重耐药菌已成为最重要的病原菌,在很大程度上给医院乃至世界形成了极大的威胁[1]。为了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时掌握与熟悉,进而将医院感染的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为人类身体及医疗安全提供保障,以B院在2012—2013年共检测出400例多重耐药菌患者为对象,研究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方式,为护理管理提供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主要以B医院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0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210例,女190例,年龄6.3~75.4岁,这些患者以老人及儿童为主,其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呼吸科及小儿内科等科室。
1.2 监测方法
通过医院专职人员对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人体感染部位、病原体和标本类型及医院各科室等进行搜集整理。针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床旁方式对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提供指导意见,对患者予以隔离诊治,对患者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并予以指导,直到完全解除隔离为止[2]。
1.3目标性监测的作用
作用一:预警。通过预警可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掌握,更多的来熟悉这种病菌传播与感染的趋势。
作用二:监督。通过监督实现对医院各科室的护理措施的实时掌握与了解,对一些没有及时落实护理措施的科室进行指导。
作用三:可针对具体病情,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各科室的正常护理干预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量资料用(x±s)描述。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于MDRB感染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目标性监测数据统计
自2012—2013年,B院共检测出38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其中,主要以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分别为108例、98例和88例;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仅10例,在此过程中并未检测到患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的患者。见表1。
2.2主要感染部位及构成比重
通过分析可知,下呼吸道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核心部位(构成比为70%),其次为泌尿道(构成比13%)和皮肤软组织(构成比4.2%),而血液感染较少(构成比3.2%)。
2.3主要感染科室分布情况及构成比重
医院内科室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科室,主要有神经内科(构成比17.1%)、呼吸内科(构成比12.8%)和心血管内科(构成比10%)等,而重症医学科(构成比22.8%)及外科(构成比2.2%)也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区域。
3 讨论
该院从2012年6月—2013年8月共送检400例生物样本,其中多重耐药菌215例。两年来B院多重耐药菌占检出细菌的比例分别为24.9%(85/200),50.4%(101/200),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多重耐药主要病原菌类型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108),占28.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88),占23.2%,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98),占比25.8%,铜绿假单胞菌(10),占比4.0%。研究发现均存在危重患者多,抗生素使用率高,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患者住院时间长等因素。但这些患者集中,相互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操作规范执行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在日常医疗中,若能及时、合理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干预,那么就能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在该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及时隔离、强化医护人员的卫生制度、培训制度和规范无菌操作等各种护理措施,有效的防止了多种耐药菌在不同人群及身体部位中的传播[4]。综合以上研究和论述,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及老人、儿童而言,由于该类人群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结合现阶段医疗界现状,在医院内,多种耐药菌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病原菌,因此,在医疗过程中,应加大各种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确保人身安全。
4 护理管理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针对医院面临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症状,提出了护理管理对策。
4.1加大监测管理力度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应及时搜集有关感染疾病的病例,同时对这些病例及时送检。加大标本搜集和转送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确保被送检的标本质量满足检验要求[5]。
4.2 不断完善护理操作规范
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规范管理应做到及时配套隔离衣与防护手套等一些防护用品。在护理中,应不断强化护理操作制度,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尤其在进行气管插管及静脉置管等时,更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污染及病菌感染等。护理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分泌液、用过的物品等后,一定要对其手部进行消毒。
4.3 完善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病室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定时定点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及时换洗床单及被单等,加强日常病室内的卫生检查力度[6]。
4.4 健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制度
就医院感染控制室而言,应每天安排具体的工作人员定点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进行检验与搜集,同时填写相关通知单,其中包括患者姓名、患者性别、年龄及住院日期和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等。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通知单正式下发到各科室后,应及时落实相关责任医生与护士,责任医生与护士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MRB感染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科学管理、护理。医院感染办公室应采取定期指导与追踪的方式,对各科室的隔离措施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内容列入对各科室、责任医生及护士的考核项目中。
4.5 建立健全护理培训制度
应针对实际情况,将护理人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多重耐药菌知识的培训,基于各种方式对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指导与培训。
4.6 强化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规范在刚刚推行阶段,我们发现有很多护理工作者在多重耐药菌对人群造成威胁方面的意识不高,对多重耐药菌传播和对该病菌的科学防护和合理控制方面的认知依然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医院而言,应不断强化医院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菌传播、预防、隔离及控制方面的知识教育,使这些护理人员能正确认识多重耐药菌传播和感染的风险,积极掌握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理论及护理措施,提高各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4.7 加大各护理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以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重点,尤其是一些老人及儿童,应不断加大各护理环节的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做到对菌株感染及时干预和及时控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周国峰,宋万华.论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17-18.
[2] 蒋建国.浅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防控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7):20-22.
[3] 刘志忠,钱小毛.基于对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株耐药基因及菌株亲缘性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3):28-29.
[4] 王爱芝.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感染的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7-118.
[5] 张丽君.解读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J].首都医药,2014(1):128-129.
[6] 谢家海.医院药事管理内容和思维方式的转变[J].中国卫生事业的管理,2014(31):77-79.
(收稿日期: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