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华 王慧玲 段湘君 徐梅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课和《基础护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12级专科护理两个班分别为试验班和对照班,试验班采用改革后教学方法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授课后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试验班学生及基础护理技术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并对两班基础护理技术考核中护理礼仪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改革后的试验班学生考核成绩及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改革后试验班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价及基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均好。结论:改革后《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护理礼仪;基础护理;实践研究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79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此推断要想让学生学好护理礼仪,应把其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而以往护理专业学生在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在第二、三学期才开设《基础护理技术》和各门临床护理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在《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课上只能训练单纯的站、坐、蹲、行走等简单的姿态,在《基础护理技术》课上单纯练习基护操作。学生自己往往不能将《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与《基础护理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不能将护理礼仪运用到临床基础操作中,使护理礼仪与专业课程相脱节,护理礼仪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们在2012级护理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第一学期就开设了32学时的《基础护理技术》,并且和《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同时开课。在《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礼仪训练,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礼仪意识,使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自觉运用护理礼仪。
1对象
随机选择我校2012级专科护理一个自然班58名学生为试验班。对照班为一个60名学生的平行班。两班均为高考统招生,均为女生,年龄18~22岁,学制3年。两班学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班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在实训课中没有加入基础护理技术的情境设计,只是单纯的护理礼仪训练。试验班对《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中训练入院接诊、肌内注射、口服给药、铺床等工作场景所需的护理礼仪,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护理礼仪的重要性,体会护理的职业美。
2.1制定情境礼仪结合河北省卫生厅颁发的《河北省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标准及评分方法》的操作步骤,在试验班的《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授课中先由教师制定入院接诊、肌内注射、口服给药、铺床等工作场景所需的护理礼仪的要求。《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授课教师和《基础护理技术》授课教师共同备课,依据制定完毕礼仪要求再进行共同商讨,以便双方达到意见一致。
2.2实施
2.2.1言传身教,在礼仪环境中接受和内化知识礼仪老师在上《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课时,严格按照护士的仪容、仪表、服饰的礼仪规范要求自己,戴护士帽,护士服清洁、平整,身着白色工作裤,脚穿白色软底护士鞋,站立有姿,行走有态,落座有相,举手有礼,淡扫红唇,面带微笑,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一个清爽、秀丽、端庄、文雅的标准临床护士的职业形象确立在学生的思想深处[1]。
2.2.2提前布置任务根据授课班级《基础护理技术》的教学日历,在《基础护理技术》讲授入院接诊、肌内注射、铺床、口服给药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即依据所给病例完成以下任务:(1)查找《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中所要求的操作技术步骤。(2)作为病区护士,该如何完成此项操作。(3)在进行操作时能运用护理礼仪。(4)根据此病例分6组进行相关情境的模拟训练,注意礼仪要求。
2.2.3大胆模拟,情境教学上课时,让其中一组学生根据上次课的病例进行相关的情境模拟。情境模拟过程中,要求其他没有进行角色扮演的护生将观察到的礼仪与其中沟通技巧的优点、缺点进行记录[2]。结合学生记录情况,分析情境模拟中的优点及不足,讨论后纠正不足之处并进行完善,再次进行纠正后的模拟训练,此次练习时,不仅严格操作程序,更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职业形象的培训。
2.2.4考核课程结束后,两班学生均在进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时,由礼仪老师进行礼仪评分,满分100分,其中仪容15分,仪态25分,表情15分,言谈25分,沟通20分。评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考核前学生随机抽签决定其考核项目。
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进行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两班基础护理技术考核中护理礼仪成绩比较(表1)
3.2两班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及基护教师对学生评价情况比较(表2,表3)
4讨论
4.1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过去基护老师都是按教科书中的操作流程进行教学,忽略了对护理礼仪方面的要求[3,4]。学生通过基护课的实训,操作程序清楚,但是,在言谈、举止、外貌形象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培养。将护理礼仪训练与基护操作情境相结合后,基护老师反映实训操作中学生能融入礼仪内容,既提高了护生操作技能,又激发了她们学习的兴趣,巩固了专业思想,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自卑感明显下降,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习和生活态度更积极[5]。缩短了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整个操作实训过程被护生接受学生在刚接触护理礼仪这门课时,大多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认为护理礼仪不像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等对其今后的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往往不愿意下功夫去学习这门课程。护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要想顺利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处理冲突,需要大量的礼仪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他们在实训室、教室反复模拟训练,提高了其审美观。自从开展护理礼仪课之后,过去的奇装异服、不文明语言减少了,说明实训方法被学生接受。
4.3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护理工作的特点是与人的交流,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其非常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往往是病人配合护士操作的前提。而学生的教材里没有系统、规范解释护理操作内容,导致无临床经验的“准护士”将各学科的知识整合为某项护理操作的解释时有一定难度。护理礼仪与基础护理技术相结合,使护生从初学时就按规范要求练习,到自动在训练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沟通能力的练习。不断训练护生的胆量、口才、解释等方面的沟通技巧,使护生的语言沟通解释能力逐渐增强;使护生在临床实习时,能够将所学知识顺利地应用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从而提高了护生的服务品质。
4.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师给出的情境教学模拟训练,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资料,进行小组成员的分工及模拟练习,因此学生对课堂表演的期望值也一并升高,充分调动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把握表演时间和课堂气氛;当场点评,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礼仪技能的外在表现,使学生有进步感、成就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丽.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礼仪和沟通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95-96.
[2]夏雅雄,方仕婷.护理礼仪融入护理学基础教学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81-1882.
[3]罗菊英,李林.护理礼仪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调查[J].全科护理,2009,7(7B):1870-1871.
[4]李柳茵,赵小平,张莉芳,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强化护士礼仪与素养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5):2561-2562.
[5]梁子丽,毕桂娟,刘雪萍,等.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1B):159-160.
(收稿日期:2013-08-18)
(本文编辑 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