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

字号:    

  • 投稿虾说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607次
  • 评分4
  • 94
  • 0

李欢 李春娟 罗惠文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对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920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8月~2013年7月分娩产妇92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改革后的产科安全护理模式。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的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使用缩宫素并发症、产后乳房胀痛和阴道分娩尿潴留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产科安全护理模式调整护士排班制,在层级管理基础上形成了临床护士的合理梯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减少了产前、分娩和产后过程的不良事件发生,保证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18

助产工作具有专业性强、风险性高,易出现医疗纠纷的特点[1]。助产士工作由于涉及母婴两个特殊的护理对象,不仅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有风险防范的安全意识。为了更好地提高重点专科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我科于2012年8月起根据广东省“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2]要求,构建了产科安全护理模式。经过1年多的运行,在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于2011年8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分娩18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分娩的产妇92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2012年8月~2013年7月分娩的产妇92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改革后的产科安全护理模式。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文化程度、新生儿体重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1)分组工作制。每组护士一起负责各自病区产妇,组内不设组长,工作不作细分工。(2)质量检查。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事后控制的被动管理模式。(3)完成常规工作内容,包括正确评估、严格查对、护送待产、临产观察、正确体位、病情记录、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措施。

1.2.2观察组实施系统化的安全护理模式:(1)责任护士双班制,完善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框架,责任护士实行双人制排班,所有护士按APN排班模式,实行新老护士搭配,上级护士为当班组长,日班护士分别由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组成,夜班双人搭班,上级护士(组长)指导下级护士,实行层级帮带。(2)产房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这是以母亲安全为宗旨而发展的一种具有先进理念的产时模式,助产人员执行弹性工作制,即1名产妇就有1名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产前观察孕妇血压、胎位、胎动、胎心音、宫缩、宫口、胎膜、羊水性状、先露高低、衔接情况,安全使用缩宫素、宫缩抑制剂,及时评估孕妇产程经过、胎儿附属物情况、软产道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并做好经阴道接生器械敷料清点记录及产后观察,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的情况,及早发现新生儿异常和畸形,予以急救处理等。(3)以护理组长为核心,建立三级质控网。一级为责任护士自控,即对自己分管产妇所进行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级为组长督导,即组长负责检查、督促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发现不足之处督促修正;三级为护士长监控,即护士长负责制定工作流程、考核细则和修订护理工作内容,每周与护理组长进行护理查房1次,对责任护士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指导。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根据《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中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设立监管和质控标准,落实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施前瞻性质量管理和监控。(4)重视护士的素质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护士的执业行为,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质控能力和责任心,把观察病情、治疗、护理、健康教育、书写记录等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在专科护理实践中。

1.3评价方法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3]评价两种护理模式下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责任护士双班制是安全护理的保障产科是高风险重点专科,孕产妇病情急、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容易造成忙乱,护理风险大已成为共识,工作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酿成严重后果,直接威胁母婴生命的安全。落实了责任护士双班制,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实施用药和治疗,护理组长负责高技术、高风险的工作,并对责任护士提供技术指导,对技术性强、专科要求高、疑难的技术进行质量监控,与医师沟通,了解治疗方案和技术要求,前瞻性预见病情变化及转归,制定防范不良事件的护理措施,确保护理安全。下级护士在成长过程中得到高职称护士的带班指导,减少了对护理过程的恐惧感,为下级护士提供更多临床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可以更快地促进新护士的护理技术成熟,减少护理失误,如送孕妇至产房时机的掌握、使用缩宫素并发症的观察、新生儿的护理和检测、产后出血、宫缩的观察,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等。

3.2“一对一”陪伴分娩制可促进安全措施的落实产房“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通过助产士的全程陪伴,及时观察和记录,了解产程的进展,观察临产症状,如有规律宫缩、胎膜早破、阴道流血及胎心变化,准确掌握送孕妇至产房的时机。做好产妇的心理工作,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如何屏气等,并进行抚摸、安慰,给予支持关心和帮助,减轻其由孕妇到母亲的角色改变而产生的焦虑、紧张心情。讲解有关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播放轻音乐,给予生活护理,如喂水、擦汗、协助排泄等,从而使产妇对助产士产生信赖感,对分娩充满信心与希望,掌握正确体位减轻产痛,利于胎儿娩出。产后2~4 h协助产妇排尿、做好乳房按摩、教会产妇正确地掌握哺乳技巧,做好会阴切口护理、饮食护理、6周内禁止性生活等知识宣教,减少了不安全的隐患,如使用缩宫素并发症、产后乳房胀痛、阴道分娩尿潴留等不良事件,减少了因人员频繁更换而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产妇的安全。

3.3建立三级质控网是安全质量监控的体现根据产科工作岗位高风险的特点,质控工作前移,即责任护士一级自控,是质控的第一关;护理组长为二级督导,通过查房、检查、指导、示范等实施质控,督促责任护士工作;护士长则为三级监控,以日常规、周重点作为控制基础,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时效、解决疑难护理问题,对新技术、新业务亲自指导并实践。通过建立安全质量标准,落实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护理失误、意外或不良事件等,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人力、环境、条件和形势,提出合理意见和修改护理方案,对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找出原因、制定对策,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3.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是安全护理的根本护士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只有全面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才是安全护理的保证。科内定期组织护理安全专题讲座,互相交流经验,尤其对于低学历、低职称的年轻护理人员,每位均有高职称护士帮带和把关,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减少差错,也提高了团队的执行力,保证母婴的治疗和护理都是正确的。提前思考可能会存在什么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好安全关,让护士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护理对象负责、对质量负责。在Maslow 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基本需要[4]。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护理管理的重点[5]。如表1所示,实施了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后,观察组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并发症、产后乳房胀痛、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水平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护士排班制,在层级管理基础上实行责任护士双班制和“一对一”陪伴分娩制,形成了临床带教的合理梯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建立三级质控网实施前瞻性质量监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减少产前、分娩和产后过程的不良事件发生,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质量。实践证明,实施产科安全护理模式可保证助产专科护理质量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勾宝华.助产护士在职培训需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 (13):1544-15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2010:4.

[3]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S].2010:4.

[4]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58.

[5]陈凌云,阮华娟,肖碧玲.安全护理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鼻饲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1):92-93.

(收稿日期:2013-10-13)

(本文编辑 崔兰英)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