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

  • 投稿星尔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684次
  • 评分4
  • 66
  • 0

万晓燕

摘要目的: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选取2011级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个班作为传统班实施传统教学法,另1个班作为教改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结果:教改班学生内科护理课程总评成绩优于传统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能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作过程;内科护理;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75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是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以岗位任务的完成过程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达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1]。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备受推崇[2],其核心是确立适切的课程开发理念,科学的进行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3],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教学一体化”。《内科护理》是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笔者以《内科护理》课程为例,把护理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建设中,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并以2011级护理班级为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1级护理专业2个班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20~22岁。2个班的学生均为全国普通高考统一招生入学的3年制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将2011级护理2班49名学生作为教改班;将2011级护理3班48名学生作为传统班。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成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传统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讲授加技能训练。教改班采用“理论实践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按照内科病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进行教学。教材均为万晓燕主编的《内科护理技术》,两班任课教师、所用教材、教学参考书、课程标准均相同。

1.2.1课程目标的制定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内科护理课程组教师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医院护理专家的意见,按内科护理岗位职业要求,对内科护理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国家护士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依据,确定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内科常见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的病理过程和相关的解剖知识。②知道内科常见疾病护理评估的内容、主要护理问题、理解护理措施制定方法和实施原则。③知道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能通过执业护士上岗证的考核。(2)技能目标。①具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②具有实施常用内科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检查配合、诊疗器械的应用能力。③学会观察内科病人的症状、体征,识别病情变化,对危重病人做出应急处理的能力。④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并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⑤具备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3)综合素质目标。①热爱护理专业及护理工作,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②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具有高度的爱心、细心、耐心与责任心。③具有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④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1.2.2课程内容的开发根据《内科护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及临床护理专家意见,本课程组紧密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职业标准,充分遵循“必需”“够用”“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组织课程骨干教师(包括兼职教师)以此为依据编写了《内科护理》课程标准,明确了应调整、更新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突出常见病护理能力的培养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将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陈旧的内容进行慎重的调整。将常见内科疾病按系统分为9个学习情境,如学习情境一为呼吸系统疾病;学习情境二为循环系统疾病等。而每一个具体疾病病人的护理设计成典型护理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病例护理工作任务均按病人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组织教学。《内科护理》课程内容开发见图1。

1.2.3教学方案的设计采用基于内科护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完成教学。在教学中,选择典型的教学病例为载体,按照临床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为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先给一个完整的教学病例,然后对该病例展开讨论,某病是什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某病?为什么会发生某病?回答这3个问题就知道了疾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然后按照内科病人住院护理工作过程完成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出院护理。在病例的穿插引导下,与工作过程完全一致的完成了完整的护理程序5个步骤,达到了教学和临床实际的紧密衔接,力争教学和临床零距离。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与相应知识技能关系见图2。

1.2.4教学方法的实施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辅助其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概括如下:(1)布置任务。上课前将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准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或到医院收集资料。明确本次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2)学生分组。6~8人一组,组长1名,根据所给的项目任务进行知识和技能准备,教师指导、监督并纠偏。(3)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团队,小组成员自行分配角色,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和出院护理过程中,演示案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各项任务。(4)评价考核。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并找出改进对策。其他辅助教学方法有:(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地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2)病例教学法。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5)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6)角色扮演法。为了强化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角色扮演来巩固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2.5课程评价的改进学生成绩通过3个方面进行评定。(1)理论考核。检测知识目标,其内容主要为国家执业护士考试和内科护理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占60%。(2)技能考核。检测能力目标,其内容主要围绕执业岗位所需的综合实践能力,占20%。(3)素质考核。检测素质目标,其内容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爱护尊重病人的态度,占20%。成绩评定等次为优、良、中、差,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60分为差。

1.3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3.1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将内科病人住院过程的护理工作任务转变为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技能,构建知识和形成岗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典型病例在入院、住院、出院过程的护理问题,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护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表1显示,教改班的总评成绩显著好于传统班(P<0.05),提示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课程改革顺应了高职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

3.3培养锻炼了教师队伍,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4]。教师为了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教学改革,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利用假期到医院内科顶岗锻炼,学习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到了提高。本课程组2名教师参加全校教师讲课比赛,都是使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逐步形成了一支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教学改革是个永恒的话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已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内科护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临床内科护理岗位所需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2]程新华.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辨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33-34.

[3]袁忠,耿文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内容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43-46.

[4]李刚.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7):65-66.

(收稿日期:2013-12-18)

(本文编辑陈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