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效果

  • 投稿Bin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204次
  • 评分4
  • 76
  • 0

叶庆云 赵妤岚 梁彩红 吴艳珠 张润红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拟行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眼外伤患者6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术前焦虑情况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在术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对其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有较大影响,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与配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术前焦虑;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37

眼外伤患者如果对眼球伤害较为严重,临床上则需要实施眼球摘除术进行治疗,意味着患者治疗后会出现机体残疾和视觉功能下降,即使手术成功也依然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这类恶性突发事件所导致的严重机体创伤以及治疗后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降低,都会使患者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情绪,对医护工作及医护人员产生排斥、抗拒心理,从而导致其依从性明显下降,使手术治疗方案无法顺利实施,甚至会延误病情而导致不良预后的出现[2]。因此笔者通过对我院部分拟行眼球摘除术的眼外伤患者在术前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其对术前焦虑的影响与作用,以探讨临床护理措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拟行眼球摘除手术治疗的眼外伤患者66例,入选标准:经临床检查均诊断为严重眼外伤,根据其伤情判断需要进行眼球摘除术治疗,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具有基础的沟通、理解能力,能够清晰表述自身感觉并配合临床调查。排除标准:伴有其他部位尤其颅脑等对生命形成威胁的严重损伤患者,依从性极差或无法接受治疗或不接受临床调查患者,认知障碍或听力障碍等无法有效沟通或填写调查问卷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史患者等,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3]。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男24例,女9例;年龄11~6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13~6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先对其出现的负面情绪进行安抚,因患者家属并非直接伤员,通过沟通容易帮助其稳定情绪,而患者常无法直接面对现实,其心理上经受巨大打击后对家属的依赖性更强,家属情绪稳定才能够有效地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疏导,并且在家属帮助下能够顺利进行相关临床检查与测试。(2)与患者之间加强有效沟通,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地与患者直接进行交谈,可以更为直观了解患者机体、心理状况,尤其对于患者心理状况的把握,给心理护理提供了基础与前提,也为护患交流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在对患者心理活动及状况有充分了解后,根据患者特点寻找突破口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快速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的作用及意义,树立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信心,并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精神负担,勇敢地面对现实。(3)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时可以在语言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加用皮肤抚触或肢体语言暗示,包括:轻拍患者的肩膀或背部,抚触患者手部及上肢,帮助患者放松肌肉;年龄较低(低于18岁)或较高(超过60岁)的患者心理多处于弱势,甚至部分患者心智尚未成熟或已经衰退,不具有承受压力的能力,护理人员可以用拥抱、抚背的方式帮助其缓解压力。(4)在短时间内实施应急健康教育。因眼外伤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术前又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没有时间将相关知识详细讲述,因此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关键性知识及其关注的问题予以讲解,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了解眼球摘除术中、术后涉及的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义眼的使用及其效果。(5)因患者皆由于眼外伤入院,因此入院后应尽快将患者面部及其他部位皮肤上的血迹、污迹等擦除,并立即将带有血迹的衣物换为病号服,同时保持病房内环境干净、整洁,没有血迹等污染,以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尽量减少外界对患者心理的影响,降低其焦虑心理。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入院15 min时以及护理干预后术前10 min内的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包括20个分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用1~4分表示该项目发生程度或出现频度,各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得分越低表明焦虑程度越轻。因患者有眼部疾患,不方便目视答题,可由护理人员通过语言沟通讲解量表内容,记录患者答案[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分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注: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前焦虑情况对比,试验组患者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比较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眼外伤患者主要由于外伤所致眼球损伤,其原因可以为交通事故、爆炸、工伤或打架斗殴等多种因素,患者对这样突发的事件必然缺乏心理准备,而眼球剧烈的疼痛、破损,尤其视力丧失常导致患者出现极大恐慌,而患者家属也多会因为患者的病情、情绪以及眼部伤口、血迹等而产生剧烈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5]。来到医院就诊后,当被医师告知需要将眼球摘除时,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自然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导致其出现极度的精神紧张以及严重的焦虑情绪。

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术前焦虑心理主要来自于其自身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希望能够保住眼睛与视力而不愿意实施手术将眼球摘除;另一方面又担心不摘除患眼可能会导致交感性眼炎对另一只健眼产生损伤而导致双目失明,同时担心摘除患眼后容貌残缺、功能障碍,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进入社会或被亲朋所接受,因而产生冲突明显的矛盾心理。部分成年患者还会考虑到患眼摘除是否会给其家庭、婚姻、事业产生不利影响,并带有一定的自责心理,而治疗费用等也给患者增加了心理和经济压力,因此更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6]。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帮助其放松肌肉与精神,缓解心理压力,舒缓不良的负面情绪,同时通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不实施手术的严重后果,以及手术后使用义眼的生活状态,帮助患者正确了解治疗过程,并以端正的态度积极面对术后生活,这样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尽快实施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术前焦虑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手术患者在术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对其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有较大影响,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与配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叶丽芳,邹红,刘鲁霞,等.36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西南军医,2010,12(5):997-998.

[2]路庆芳.50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073.

[3]张春燕.探讨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4):261-262.

[4]米丰花,杨敏,王贵生.31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62-463.

[5]张迎春,公欣.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85-86,92.

[6]顾惠茹.50例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307-308.

(收稿日期:2014-02-25)

(本文编辑白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