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捷 虢新莲 雷艳 陈雪茹 叶彩霞 段清萍
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下肢外周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下肢外周动脉病变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无痛行走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第4周疗效、无痛行走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罗伊适应模式对下肢外周动脉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罗伊适应模式;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27
作者单位:518101深圳市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医院骨关节脊柱外科
陈捷: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局立项项目(201103079)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指引起心脑血管以外的动脉发生血流阻塞病理变化的疾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是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表现,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预测指标之一[1]。它的出现不仅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肢体表现,而且提示存在全身血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2]。PAD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高,5年内的病死率可达30%[3]。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的应用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我们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下肢外周动脉病变患者进行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骨科和综合病区住院患者70例,诊断标准为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0.9即为外周动脉疾病[4]。排除急慢性传染病、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其他内分泌疾病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1个月内患脑血管意外或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或肾移植)患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为61.56±5.93)岁;合并糖尿病26例,高血压病20例,血脂异常1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60.93±5.89)岁;合并糖尿病24例,高血压病18例,血脂异常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程序分为6个步骤: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措施和评价[5]。具体见表1。
1.3观察指标(1)观查患者患肢有无怕冷发凉、麻木、行走疲劳及静息疼痛、间歇性跛行。(2)患者足部是否有水泡、溃疡、坏疽等症状,了解并记录患者无痛行走距离。将下肢麻木、发凉、静息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症状分为3个等级[6]:显效,有效,无效或恶化。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表2)
2.2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比较(表3)
3讨论
外周动脉疾病是一种外周动脉血管异常的代谢性、全身整体连续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PAD的患病率不断升高,PAD常见症状有下肢麻木、发凉、静息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症状,特别是静息疼痛和间歇性跛行严重降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PAD常常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等多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更易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血管死亡事件等[7]。
罗伊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在系统与环境间存在着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变化万千的世界中,人们必须保持自己的完整性而持续地进行适应,护理的目标在于运用护理程序促进人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及相互依赖这四方面的适应性反应。在应用过程中,其理论体系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8]。运用罗伊适应模式时,可能存在一些缺点或困难,如抽象名词刺激等理解,需要管理者认真组织培训,护理人员及时更新观念,但罗伊适应模式理论能够帮助护士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指导护士从心理、生理、社会和精神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护理。
我们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进行护理,通过仔细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找出适应性问题,如患者的静息疼痛和间歇性跛行、担心病变严重截肢、合并多种慢性病、容易出现抑郁等问题,并分析每个问题的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帮助患者控制或适应刺激,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第4周疗效、无痛行走距离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可以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Cooke JP,Wilson AM.Biomarkers of peri pheral arterial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10,55(19):2017-2023.
[2]李放,刘峰,李彬,等.成年人生活方式与踝肱血压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5):393-396.
[3]Vaartjes I,de-Borst,GJ,Reitsma JB,et al.Long-term survival after initial hospital admission f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J].BMC Cardiovasc Disord,2009,28:9-43.
[4]陈晶华,周月英,李思乔,等.老年人群下肢动脉疾病调查及社区护理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10(10):1112-1114.
[5]孟昕,胡晶敏,杨萍.罗伊适应模式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4):348-350.
[6]王爱红,程玉霞,许樟荣,等.贝前列素钠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4):301-304.
[7]马晓兰,沈建国.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50-5354.
[8]高晨晨,姜安丽.罗伊适应模式理论新进展评价[J].护理研究,2013,27(4B):964-965
(收稿日期:2014-02-28)
(本文编辑 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