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1.050
流程再造是将患者的需求做为导向,将流程改造做为对象,将患者的满意做为标准,对原来的流程进行重新的设计与优化[1],使流程更加规范、统一、合理、便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以往剖宫产的新生儿转接流程中,在交接、性别确认、新生儿信息记录等环节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是差错事故的苗头,这样的转接流程急需进行重新设计再造。我院手术室于2014年2月1日起对剖宫产转接新生儿流程进行了再造,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以往新生儿转接流程(图1)
1.2过去新生儿转接流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2.1性别确认方式以往新生儿娩出后产妇只是听到并没有亲眼看到其性别,新生儿交与家属看时,仅凭口头交接或胶布上的信息证明性别,可能导致产妇或家属因听错性别而产生
不必要的纠纷。
1.2.2信息记录方式以往我们在胶布上写新生儿相关信息后贴在新生儿包被上,书写不规范,存在漏写、写不清楚现象,且胶布易脱落。在交接时没有规范的信息记录,导致产妇及其家属存在会否抱错新生儿的疑虑,也使产科不能从中得到完整
信息。
1.2.3交接方式新生儿娩出后,由巡回护士电话通知产科,产科护士来接新生儿时,通过胸卡确认其身份,呼叫家属时是由护士说产妇的姓名,并且与家属交接时也没有文字记录,以上环节均存在冒领新生儿的风险。
1.2.4新生儿的安全以往我们是由巡回护士把新生儿抱至换床间与产科护士交接,而手术室地面光滑,存在滑倒摔伤新生儿的隐患。
2新生儿转接流程再造
2.1再造性别确认流程新生儿娩出后由医师和巡回护士、麻醉师三方共同确认性别后让产妇看清楚并口头确认性别后即刻将新生儿包裹保暖并促其啼哭,抱起新生儿与产妇进行母婴接触,体现人性化服务,满足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新生儿交与家属看时,再次打开包被下角,让家属看清并亲口确认新生儿性别后立即将包被裹好,因换床间温度维持在22 ℃~25 ℃,故不会因为性别确认而影响到新生儿的保暖。请家属一起核对爱婴卡上的相关信息。
2.2再造信息记录流程我们设计并使用了爱婴卡,爱婴卡上囊括了所有相关信息,包括产妇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新生儿娩出时间、性别、出手术室时Apgar评分、主刀医师姓名。巡回护士在通知产科抱孩子后仔细、完整填入相关内容,在将新生儿推出手术室前请医师为其评分。将爱婴卡粘贴在新生儿的包被外,其粘性较好,不易脱落,且设计活泼喜庆,彰显人性化护理。
2.3再造交接流程打电话通知产科接孩子,专人看护新生儿,呼叫产妇家属时说产妇的科别、床号,由其家属亲口说出产妇姓名;对照病历与产科护士一起核对产妇信息,产科护士携带产科证明,上面有产妇信息、产科主任亲笔签名和科室盖章,在新生儿转接登记本上登记产妇信息、新生儿信息、产科护士登记信息,家属填写姓名、与新生儿的关系,请签名家属与产科护士一起将新生儿接回产科。
2.4再造转运流程巡回护士使用婴儿车将新生儿推至产科护士和家属面前,在护士和家属填写信息时,由巡回护士电话通知电梯在手术室门口等候,保证新生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病房。
附新生儿转接流程再造图(图2)。
3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重要手段[2]。近年来,因受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剖腹产率明显上升,剖宫产新生儿数量不断增加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3],新生儿产出后,由手术室转至产后病房,在此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母婴暂时分离产生安全隐患[4]。通过再造新生儿转接流程,规范了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减少了护理人员护理行为的盲目性和特殊护理行为的遗漏性。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三方共同确认新生儿性别和出生时间,产妇及家属亲自查看新生儿性别,保证了对新生儿性别的确定性,
图2新生儿转接流程再造图
增强了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感、信任感,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率。新生儿娩出后填写爱婴卡,保证新生儿信息完整准确,醒目的标识方便核对,Apgar评分的填写可以指导产科病房及时对新生儿实施进一步处置,保证新生儿安全。产科证明以及新生儿转接登记本的使用,规避了冒领的风险,转接登记本的填写能促使交接双方更严谨细致地交接,也从责任上有利于强化移交人和接收人的责任感,明确职责,避免内部责任推诿现象。通过新生儿转接流程的优化再造使护理工作各项流程设计合理、标识清楚、理清了护士的工作思路。同时使产科护士、新护士能够快速准确掌握工作流程,缩短了磨合期,提高了工作效率[2],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付春燕,白广芝.护理流程再造在内分泌科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82-83.
[2]付胜女.剖宫产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24):226-227.
[3]步秀兰.手术室剖宫产新生儿交接单的设计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12.
[4]冯婷花.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117-118.
(收稿日期:2014-04-04)
(本文编辑冯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