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医学护理护理正文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控制中的作用

  • 投稿汽车
  • 更新时间2015-09-08
  • 阅读量762次
  • 评分4
  • 66
  • 0

李淑玲 胡国风 黄自珍 徐带琴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控制作用。方法: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湿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达到降低湿包发生率。结果:湿包发生率由实行品管圈管理之前的1.30%降至为0.12%,实行品管圈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的运用减少了湿包的发生率,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的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品管圈;消毒供应中心;湿包;探讨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64

消毒供应中心是对可重复使用医院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的重要场所,而压力蒸汽是目前医院首选灭菌方式,灭菌后出现湿包则视为灭菌失败。品管圈(QCC)活动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参

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市江西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李淑玲: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通信作者:胡国风,女,副主任护师

基金项目:课题为江西省科技厅基金资助(20133BBG70046)

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我科于2013年1月在保证临床及手术室无菌物品供应前提下,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湿包控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实行品管圈前2012年1~6月灭菌包

12.2万个,各种原因产生的湿包1586个;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又收集2013年1~6月灭菌包12.8万,各种原因产生的湿包154个。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确定圈名、圈徽、圈义建立QCC活动小组,组长由1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监控及成立QCC组织。本小组圈员8名,2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消毒员。组织圈员学习QCC的特点、活动内容及要求。确定圈名为“保障圈”,圈义为经过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的认真工作,降低湿包的产生,使我们生产的无菌物品合格率不断提高,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1.2.2主题确定应用头脑风暴法成立以“控制灭菌物品湿包产生率”的活动主题。

1.2.3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现有1800多床位,每天手术大概120台左右,手术器械及敷料包大概每天700左右,3台1.2升的压力蒸汽灭菌柜每天大概共灭菌10多锅,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大,工作人员难免会有些疏忽,压力蒸汽灭菌柜不停工作容易出故障。调查2012年1~6月灭菌包12.2万个,发现湿包1586个,湿包率为1.30%,产生湿包的原因主要有:灭菌排水管路不通畅及蒸汽质量问题;物品包装不规范;物品装载不合理;灭菌干燥时间不够;灭菌物品卸载不当;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通过绘制鱼骨图(如图1)从人、操作、设备、物品等方面进行要因分析。计算各种原因湿包率,寻找改善湿包的方法。

1.2.4目标确定将灭菌包湿包率从1.30%降至0.50%以下。

1.2.5对策制定及实施

1.2.5.1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降低湿包率科室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及灭菌人员学习装载、灭菌、卸载的要求及相关理论知识,包装的相关知识及要求,修改并细化了操作流程,各项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加强工作人员质量安全的教育,组织学习湿包的标准。按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灭菌处理后的物品包布干燥,消毒包含水量不超过3%,超过6%为湿包。有以下3种情况也算湿包:消毒包外表面出现水滴或包外的化学胶带包内指示卡有水印;消毒包内出现水滴;消毒包内有被吸收的水分[2]。明确湿包的危害,要求工作人员不能因为工作量大或临床科室及手术室急用就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建立湿包登记制度,并要求品管圈组员定期分析湿包原因。

1.2.5.2严格按照灭菌物品包装质量的要求包装规范包装规格,待灭菌包的重量及摆放方法对灭菌干燥十分重要。在灭菌过程中,随着灭菌包重量和装载量的增加,干燥时间也会增加。因此,物品包装时应大小不超过:脉动真空30 cm×30 cm×50 cm,下排30 cm×30 cm×25 cm,重量:敷料包≤5 kg,器械包≤7 kg。包装时松紧合适,避免应金属器械过多形成较多的凝冷水而影响干燥。棉质包装材料应做到一用一洗一换,清洁、干燥。充分干燥待包装的物品、管腔类器械应用气枪或95 ℃的酒精干燥,敷料应充分干燥,手感不潮湿方可包装。

1.2.5.3物品装载合理,避免湿包的产生混装时,敷料包应放上层,金属包放下层,包与包之间不能太紧,如若太紧一是不利于蒸汽穿透,达不到灭菌效果,二是不利于干燥。所有无菌包不能与无菌柜内壁接触,以免形成的冷凝水打湿包装材料,引起干燥困难而形成湿包。有盆、盘、碗的器械包放置时应略前倾,穿刺包试管开口应向下,尽量减少积水,以免影响干燥效果形成湿包。

1.2.5.4卸载方法正确在物品冷却过程中,湿度较高的物品突然与外界大量冷空气接触,强烈温差产生大量冷凝水可导致湿包。因此灭菌后应把灭菌柜门打开5~10 min,待灭菌柜内湿度降至60 ℃以下后才开灭菌柜取物,然后把无菌物品放置于远离空调或门窗的地方冷却30 min以上,直至物品温度降至室温为止,才能检查灭菌质量,灭菌合格的方能发放。

1.2.5.5加强灭菌柜的日常监测及保养(1)灭菌前按以下要求进行准备: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进行灭菌器的预热。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3]。(2)适当延长灭菌时的干燥时间。在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蒸汽从气态到液态的转换,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这部分水分必须通过干燥时利用锅壁的对流热来去除,将灭菌柜干燥时间由8 min延长为12 min,烘干时间至少30 min。

1.3评价方法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前的2012年1~6月与品管圈活动后2013年1~6月湿包个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有形成果

2.1.1实行品管圈前后的各项原因引起的湿包率及总湿包率的比较见表1。

2.1.2标准化成果为了持续保持改善后的成果,将改进后的操作标准化,制定了手术器械图谱、包装流程、装载流程、灭菌流程及卸载流程,并开展了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使灭菌及包装规范化、流程化,提高了灭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降低了湿包率。

2.2无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工作人员凝集力提高了,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团队精神、责任感、沟通能力都得到提高,无形成果显著。

3讨论

3.1品管圈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降低了湿包的产生品管圈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团队活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由护士长个人管理转变为护士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动态发展的管理模式[4],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培养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的态度,采用日常监测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使灭菌质量得到持续改进,表1显示,湿包发生率由实行品管圈管路之前的1.30%降至0.12%,实行品管圈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地降低了湿包率。

3.2品管圈活动激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灭菌质量中有关湿包产生的相关问题,能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和标准指南,互相讨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改进措施,学习氛围浓厚。通过品管圈活动,规范了包装流程、装载流程、灭菌流程及卸载流程,降低湿包发生率,使灭菌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3.3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灭菌质量的持续改进品管圈小组成员每天对灭菌过程中出现的湿包问题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每月由组长带领组员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隐患进行讨论,找出原因和持续改进的措施并立即执行,检查改进成效,直到出现的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并且符合质量标准。

通过开展品管圈质量管理模式的活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引起湿包的原因进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和定期检查,以评定措施是否有效,将有效地改进措施形成固定的操作流程,灭菌物品湿包的产生明显减少,灭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了医疗成本。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EB/OL].(2012-04-05)[2014-01-03].http://www.wordweudany.co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EB/OL].(2009-12-01)[2014-01-03].http://www.docin.com.

[4]韩平平,吕永杰,赵云霞.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6):2157-2158.

(收稿日期:2014-06-30)

(本文编辑 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