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营养支持
急性脑卒中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存活的患者70%-80% 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脑卒中的发生率在不断的升高。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遗症中比较典型的一种,而吞咽功能障碍会引起患者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形成恶性的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护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的作用也来越明显,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后续的治疗中显得更加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9 月至2016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85 例吞咽功能张阿牛的脑卒中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经过临床的诊断符合脑卒中的标准,颈部CT 或者MR 检查后确诊为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的患者,经过洼田饮水实验证实为吞咽功能障碍,并排除肺部疾病以及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将以上85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3 例,对照组患者42 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8 例,年龄(66.0±5.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9 例,年龄(65.9±5.9)岁,经比较分析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进行组间的互相比较。
1.2 方法
1.2.1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
本次对于100 例患者采用的评估方式为洼田氏饮水试验:30mL 水,患者坐位,叮嘱患者正常进行饮水,观察记录患者的饮水过程。30mL 水患者一次饮用完,并且没有呛咳和停顿为正常;患者分2 次饮用完毕30mL 水,期间没有出现呛咳和停顿为轻度障碍;30mL 水患者2 次饮完但是有呛咳或者停顿或者患者分2 次和2 次以上饮用完毕为中度吞咽障碍;30mL 水患者不能饮用完毕,屡次发生呛咳为重度吞咽障碍。
1.2.2 营养支持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发病后48h 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的患者给予肠内和肠外贯序营养支持,连续滴注的方式进行鼻饲,开始为少量,每天以1/4的量增加,直到可以全量,不足的部分进行静脉肠外营养;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先少后多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的增加。
1.3 考察指标
治疗3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如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等。
1.4 统计分析
相关数据均纳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22.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分析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组间的数据比较后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营养情况比较
经过3 周的营养支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的结果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对照组为28.6%,两组差异显著,结果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事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患者的严重程度比较重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的免疫力。因此未来满足该部分患者的营养状况一般采取营养支持。一般的营养支持多为肠外营养支持,但是该类的营养支持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者异位,引发全身性的感染。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先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来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情况,因此该种评估模式具有操作简单、分级清晰等临床优点。通过改评估法后我们很快的明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因此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本次的观察组患者我们采取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治疗后发现患者的营养情况得到显著的恢复,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采取肠外营养的对照组,并且该种营养模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因此可以进一步的减轻患者的负担。
最后,通过本次的对比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洼田氏饮水试验对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可行性高。肠内与肠外贯序营养支持脑卒中伴有吞咽困难障碍的患者护理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