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多样化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696次
  • 评分4
  • 80
  • 0

谈松华

大众化教育的兴起,通常被认为是由工业化引领的现代化进程所推动的结果。20 世纪的学校教育主要让年轻人为工业社会做准备,使他们适应工业社会中科层制组织的准时、预先设计好的高度专业化工作,而工业化社会是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泰勒主义的片断化工作流水线作业为特征的。21 世纪社会正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一种新的工业制度正在产生,这种制度主要以基于信息的新技术应用、灵活的专业化生产、以人为中心的扁平型组织、工人的责任与技能多样化为标志。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将继续培养有序高效的工作习惯,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较高创造、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工人,同时增加灵活性,为每个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以及以新的方式进行各种不同学习的机会。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为所有人提供适合个人教育的公平机会,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并建立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和兴趣发展的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

我国属于后发现代化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进程具有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叠加的特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多样化的,包括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从人的个性发展角度看,人才的层次、类型也是多样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禀赋与潜能是不同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必然是多样化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同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让具有各种不同才能的人才脱颖而出,是满足转型期社会教育需求分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矛盾统一的良治之策。

奉行个性化教育,关键是推动教育多样化发展,满足学生不同需要和期待,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个性化教育既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中设定个性化的目标或教学路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系统中灵活的学习路径来实现。教育多样化包括学校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主体和服务面向的多样化,以及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当前我国培养为工业社会服务人才的同质化教育体系,通过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和追求确定性等做法,已经无法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必须打破单一的学术标准、单一的学历通道、单一的评价方法、单一的学校类型等体制和模式,建立多通道的教育体系、多类型的学校系列、多尺度的评价方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教育多样化发展,当前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有更多的弹性,考虑不同教育类型、层次、形式、区域的差异性需求。就同一个专业而言,不同的学校要能够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人才。这就要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来考虑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二是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对优异学生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三是教育评价方式多样化。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方式太过单一,以考试代替教育评价,分数和升学率成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这是我国科学教育评价机制缺失的重要表现。构建科学、公平的现代教育考试与评价体系,要尊重人的智能、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发展,完善多元化评价和多样化选拔机制,拓宽学生和学校自主选择的空间。四是学校办学体制多样化。目前已有公办、民办、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体制。公办教育作为政府生产并提供的公共教育产品,立足于满足公众基本教育需求。同时,要立足于满足公众多元教育需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学校竞争,激发办学活力。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