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
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门课程,即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专题研究的方式进行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但同时研究性学习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将这种学习方式运用于教学之中,便又成为一种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主要侧重知识的传播,教师传授的结果便是考核的标准。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重应用、重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很多老师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线教师,我听了很多老师的研究性新课,发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研究而研究。很多老师抛给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是不需要研究的。例如:《想北平》,学生分组讨论:老舍在文中说他对北平的爱是说不出来的,那么到底说没说呢?五分钟后,各组都讨论出了比较满意的答案:说出来了,题目是《想北平》,全文都在想北平。实际上,这个问题是不需要研究的。我尝试将话题变为:本文的题目是《想北平》,结尾更是含泪呼唤,真想念北平啊,可是为何老舍还是在文中多次提到“说不出来呢”?接下来,教师便可借此让学生了解此类情感表达的妙处了。可见,不需要研究的课题却硬贴上研究的标签,看似活跃了课堂,给了学生自主的权利,实际上可以说是浪费时间,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这实际上也暴露出,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课堂上,教师驾驭课文和自身能力的不足。
放羊式的研究。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不管最后的结论有多么的多元化,教师一律不做任何评价,一律采取鼓励认可的方式。例如:《像山那样思考》,这篇充满哲学思想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像山那样思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读文本并且找出你认为最难理解的一句话。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句,大家一起探讨,其中当然不乏精彩的片段,但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虽然学生课下也找了很多资料,但也都是晦涩的,难懂的。
那么,思考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只需要提出问题而不需要解决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并不是所有的哈姆雷特都是正确的,这种放羊式的课堂教学,活了学生,火了思想,却失了根基。
我始终认为,无论哪种课堂,教师的作用都应该是主导性的,这个主导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所谓的开放性学习,绝不是完全地放开,需要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行科学的、严谨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性研究。如何才能将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呢?
一、兼顾接受与研究,凸显语文学科的特质
1.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并存
语文学科的特质是什么呢?首先,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既然是工具,那就意味着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像手握工具一样牢记于心的。因此,“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不能完全抛弃。比如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积累、名句名篇的背诵等,接受并学习就足够了。
对于这样的知识,我们不应为了响应什么而硬去贴上研究的标签。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不应该抛弃接受,而应该两者并存。
2.以“言语教学”为本位,渗透研究性学习
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同时,也自然具备文学性。可是,语文,要能语能文。然而,现在的语文却越来越接近“哑巴语文”了。于是有人提出,语文的特质应该是“言语性”,因为语言是工具,语言被运用和被运用的语言便是言语,可见“言语教学观”是符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要求的。
语言可以用来传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承文化,“言语教学观”同样符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言语不同于语言,不是单纯地读课文,而是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提高言语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以言语教学为本位,研究性学习也应该体现这一点。
二、疑思疑求,打开研究的大门
1.疑
不管老师处于怎样的位置,学生都应该处于一个主动的位置上。怎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好的问题然后进行有效地分析研究与探索呢?
首先,要让学生有疑问,有疑才能有问。心理学分析认为,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方能进行思维活动,而兴趣又是增强细胞活力的动因。可见,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名言质疑激趣法”“画面质疑激趣法”“音乐质疑激趣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在讲宋词的时候,很多作品在现代都有翻唱,有的还有很多版本。在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声声慢》时,不同的歌手、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曲风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体会意境与情感,真正融入作品,感受经典。
2.思
中国学生善于解决问题,而外国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很明显,善于提出问题,更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而问题的提出又源于思考,不思考,就不会有疑问,就不会提出问题,没有问题,何谈解决?所以引导学生思考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比如,我会引导学生: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谁?你最讨厌谁?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如果我们拍电影,这一段你打算怎么拍?你最想扮演谁?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个角色?不是直接抛出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出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才有利于质疑。
3.以思扩疑,以疑拓求
这一步,我们不拘泥于课本,而是走出去。比如《寡人之于国也》《烛之武退秦师》,在分角色朗读,体会谈话艺术后,学生研究的课题便是:身处这样一个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谈话艺术。每个小组都构建了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身份,深深体验了一次社会。事实证明,这对于学生最后在自主招生面试时,帮助是非常大的。
有疑,有问,有答,这才是有趣的课堂。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引路人。教师引得及时,引得巧妙,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不做空中楼阁,以研究文本为基石
研究性学习毕竟不同于研究性课程,作为新型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服务于学习,要和语文的常规教学有一定的联系。
就好像盖房子,如果没有基石,只一味地追求盖得多高,盖得多华丽,最终也只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
被选入教材的作品大多是精华,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积累材料的同时,激发想象力,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与其费神费力地去寻找其他研究材料,不如就地取材,从文本入手,再适当地延伸,才能做到不离宗,不虚无。
1.单篇课文研究,激发研究欲望
如,《祝福》,我从祥林嫂的名字入手。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自始至终,称她为祥林嫂呢?
《祝福》篇幅过长,学生普遍兴趣不大,但这个问题如同激起湖面的石子,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在就要出结果的时候,我适时地抛出祥林嫂,非死不可。这样一层层,一步步,小说的主题便呼之欲出了。
再比如,《我为什么而活着》研究的话题干脆就是我为什么而活;《兰亭集序》研究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人们会有那样的生死观;苏轼《赤壁赋》研究苏轼与酒;文言文中研究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立足于文本,学生却看到了更多。
当学生从文本出发,含着眼泪再读祥林嫂,读着自己创作的青春之歌热血沸腾的时候,课本不再可有可无,而成了和他们最亲近的心灵鸡汤。
当然,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问题是不行的,它需要教师站在一个平台上,统筹性地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多篇文章综合比较,研究文本个性特点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一种辩证的认识方法,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他们独特而不独立,将一篇课文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去参照,去比较,分析异同,探讨规律,则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骂人的鲁迅”成了学生研究的方向。通过分析课文以及查阅鲁迅的其他杂文,去找找那些带脏字的骂人和不带脏字的骂人。如此一来,鲁迅杂文的特点,学生便深深地掌握了。
比较阅读,也可同中辨异,进行逆向思考。
例如《长亭送别》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的同学认为,封建社会中国的妇女往往缺乏反抗意识,也有人反驳在那样一个社会是不允许你反抗的,有人认为即便反抗的结果是死,那也是命运的抗争,是不悔的人生,如果任何反抗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是不是太过鲁莽?有人说就算明知是安慰,也更喜欢喜剧,还有人说,悲剧更能叩击人的灵魂。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提出新见解,这便是可喜的。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声音都是对的,都是不用干预的。比如有的同学认为,侍萍的悲剧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她不求名分和周朴园在一起,无异于现在的傍大款,是看中了他的钱。
这便是脱离作品的狭隘的想法,我们鼓励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如果任何问题我们都不加干预,必然会将部分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打破,同时让部分学生越走越远,直至完全偏离。当然,所谓的干预也不是直接地否定,而重在引导。
3.借助教材模块设置,指导展开专题研究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排不再以文体为主,而是以话题设置模块。比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以青春为主题,包含三个模块,第一板块吟诵青春,第二板块体味人生,第三板块设计未来。第二板块是两篇思考青春,感受生命的散文(《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第三板块是关于人生选择的两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我的五样》)。虽然一共有四篇课文,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大胆地将它们放在一起,我们研究课题便是:我的青春谁做主。
因为这几篇文章的切入点都是“青春”,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所选课文难度又较低,学生很容易读懂,不需要过多讲解,重点在于学生自己去品味思考与青春相关的问题。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材料的同时,我也提供了当时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面的台词,学生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思考人生,感悟人生,一旦他们有了正确的选择,便会为他们所选择的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而努力了。
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我发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越是开放性的课堂,越需要无形的收束。教师如果能够做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避免搞花架子,务实研究,同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学生研究之前,自己多做研究,就可以避免研究的泛化;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自主权还给学生,也不能任由学生信马由缰,教师要做一个隐形的指路人,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以一个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疑思疑求,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哗”而不实的泛泛研究。这样,就可以避免研究的神化。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