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追梦路上,给孩子需要的帮助

  • 投稿南瓜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50次
  • 评分4
  • 73
  • 0

■夏祖瑞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主张,“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地发展”。帮助,应成为教育最核心的词语。最好的教育就是给孩子需要的帮助,最好的教师是帮助孩子生命成长,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当今社会,人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由于社会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变动性因素的存在,追梦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和适应感。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在追梦的路上,变得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更有智慧,更加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事情,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从而克服不适应感,获得安全感,自然地、自由地做最好的自己。

一、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由于独特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和经历,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这些决定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要帮助孩子发展,必须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

第一,要善于发现孩子。学校的重要使命是发现。要发现孩子,发现他们的个性和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育,不是培养一群适应学校的孩子,而是要办一所所适合每个孩子的学校。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要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凭借自己的聪慧、才智、自信而成为最好的自己,也就是在自己遗传因素确定的发展空间里面努力发展到一个较高的程度。

第二,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对孩子而言,教师应该帮助孩子自我认识,并且以独特的角度帮助他认识,对孩子的自由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这种独特性,构成了世界的丰富性;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作为社会存在的一员,孩子既是父母家庭希望的延续,又承载着学校的期待,更担当着造福社会的重任。自己为责任而来,为责任而存在。生命不仅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要帮助孩子了解自我。作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并且欣赏他的长处,激起生活的信心。

第三,帮助孩子做好自我。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成长与幸福的立足点。幸福是自我体验,有了自我,孩子的生命存在才有价值。教师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正视自己的不足;要帮助孩子接纳自己,无论自己是优秀还是在横向比较中处于劣势;要帮助孩子爱护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传奇。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守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拓宽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帮助孩子获得认同感

作为成长中的孩子,最迫切的就是希望获得认同感。获得认同感就是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获得尊重中激发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认同感。

一是接纳孩子。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他人的接纳和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对孩子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不被自己所在群体接纳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是消极的,在状态上往往是缺乏活力的,在行为上往往是主动性不强或者是叛逆的。由于在身心方面还不够成熟,还不能完全区分和正确对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对孩子的接纳,对孩子心理和人格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对孩子的接纳应该是无私的,无关孩子的健康、智商、家庭、相貌、习惯……尤其是对先天畸形、行为不良、恶习很多、进步迟缓的孩子而言,教师的接纳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快有慢,同一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存在差异。教师的眼中只有生命,没有功利,教师要接纳孩子与众不同的美。

二是信任孩子。“皮格玛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望效应)启示我们:关爱、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信任能让孩子获得自信。学校要把孩子当成学校的主人,教师要把孩子当成校园生活的主体,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问题,要放弃对孩子的成见,不以自己的要求来对待孩子,相信孩子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尽到自己应尽的能力。

三是尊重孩子。学校的意义在于让置身于校园的儿童体验到生命的自由、成长的幸福。孩子来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校园生活的意义,发现学习的意义,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而这些意义的获得,是建立在孩子通过自身的方式体验基础上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处理问题的方式,由于个体不同,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教师应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改进教育方式。尊重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学校和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教育本身是没有功利性的,它是为孩子而存在,不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天敌。尊重孩子,学校要摈弃“面子工程”,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孩子创造适合他自己的教育情境。

三、帮助孩子发展自己

学校教育的价值不是教育孩子,而是给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想要的帮助,这才是好的教育。要帮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

首先,允许孩子犯错。“犯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实在。不犯错误的孩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杜绝孩子犯错误,是超越现实和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如果真的能实现学生不犯“错误”的愿望,一群严守纪律、循规蹈矩的孩子在校园内出现,其结果不仅不使人惊喜,相反,会因为失去了孩子的真实和真实的教育而令人感到可怕。孩子身上成人眼中的问题行为往往是孩子的自我探索的冲动——他们寻找机会发展自己初萌的自我。法国哲学家伏儿泰曾说,“我不赞成你说的,但是我支持你表达你的观点的权利。”这句话显示出对“错误”保持一种异乎寻常的宽容。一所学校是否成熟,一种教育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尽一切可能杜绝学生“犯错误”,而在于能够及时发现“犯错”之处,并有效利用其作为教育的机会。只靠近乎军事化的严格管理,杜绝学生“犯错误”,其实是学校教育缺乏自信的表现。作为学校,不仅对学生犯错持开放和宽容的心态,更要允许学生尝试“错误”。“尝试错误”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学习活动。特别是在面对新的知识、新的实践时,既没有既定的答案可找,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新的摸索。学校要创设让学生有机会犯错的教学情境,并有意识地将社会环境模拟于学校中,通过不断尝试、试验、探究,发现错误、积累经验,从中寻找避免犯错误的方法,从而让孩子在“犯错误”中成长。

其次,给予孩子自由。托尔斯泰说:“教育唯一的规范就是自由。”美国曾向小学生征集最聪明的一句话,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放太多的东西。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给了孩子太多的“帮助”。当我们因为某些知识“有用”而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好”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是否是他们的内心所需?当学生专注于某些领域而被我们斥为“不务正业”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是否是他们内心所爱?我们太重视教育的作用,“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理念让无数的教师经常自责,不断给自己打气,给学生加压。可事实上教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们做不到让每一个孩子沿着我们指定的轨迹行走。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在过重的压力下厌恶学习,轻视生命。我们没有权力干预学生的自由生长和人生的自主选择。我们不要试图教育他,而应努力帮助他。小草有小草的快乐,大树有大树的快乐,我们不能逼迫一棵小草长成大树。我们的教育理想应是让不同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不同。

最后,让孩子体验成功。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作为成长中的儿童,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需要通过他人的引导和自身参与,获得最强烈的、成功的内心体验。这不仅仅有利于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和强化。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在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体验成功。要使孩子知道,成功不是难事,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成功未必是惊天动地,当我们为一件事付出了努力并最终有所收获,这就是一种成功;我们每天都在享受成功,一次练习,一个回答,一场辩论……成功的因子无时无刻不在跳跃。

四,帮助孩子拥有梦想

教育是浪漫的、面向未来的激情事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孩子道德精神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梦想是—个人对于未来的设计,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是一个人对于自我潜能的唤醒,是自我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是成功的原动力和发动机。帮助孩子拥有梦想,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

一要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孩子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梦想的,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是孩子树立梦想的催化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梦想的人。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价值观中,教师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物,谦恭做人、低调做事,强调一统。现行的升学考试、选拔制度以及用人制度,更强化了人们对于知识与现实的重视,这使得学生在一把尺子的衡量下,渐渐失去自我、丧失了追求。随着孩子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初高中阶段,其想象力呈递减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实不是孩子智力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教育在孩子一生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用统一的生命价值观一步步取代了孩子的梦想与个性。一个孩子没有梦想,那是个体的问题;当更多的孩子没有梦想,那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民族问题。

二要激发孩子梦想。有梦想,才有思想,才有奋斗的行为。激发孩子的梦想,就是给孩子创造了终身发展的机会。教师拥有激发孩子梦想的专属权。当初如果没有沈元老师的激发,中国的数学天空就少了一颗明星。沈元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他指出: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意大利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并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作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此番话激发了年轻的陈景润攀登数学高峰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对矛金钱以及物质生活的功利主义追求深深地熏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校要成为一块圣洁的、流淌着梦想的净土。在这里,每一位教师播撒着精神与梦想的种子,引领孩子向着自己的梦想之地奋进。

三要呵护孩子梦想。每个孩子生活的条件和环境不同,孩子的梦想千差万别,其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教师应当用正确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解孩子,并悉心培植孩子追求梦想的精神土壤和文化环境。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再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不好的集体组织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一个学校其实就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孩子进入学校学到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文化中受到熏陶、浸泡而成为人才。孩子生长在批评中,便学会论断人;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攻击人;生长于恐惧中,便学会焦虑;生长于鼓励中,便学会自信;生长于包容中,便学会了忍耐;生长于诚实中,便学会了真理;生长于有梦想的校园中,便学会了梦想。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因为胰岛素结构的研究以及在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方面的杰出成就,分别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人意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桑格并不是生来的天才或神童,在学校他是一个成绩很一般的学生。不过,桑格从小就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经常到野外采集和制作动植标本,阅读生物学方面的科普书籍。由于桑格喜欢生物学,并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方面,所以他的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要远远高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但是,生物学当时并不是学校的考试科目,所以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非常平庸,但他的许多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成绩不好而讽刺他、斥责他,而为他创造宽松的环境。儿时对于生物学的痴迷爱好,老师对桑格梦想的呵护,是他日后能够成就于生物化学领域的奠基石。至今,桑格仍然是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唯一的两次获奖者。

追梦路上,给孩子需要的帮助,应成为今天教育的集体行动。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追求有价值的教育的表现。

(作者单位:湖北武穴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