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明
当前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仍显步履艰难:应试倾向依然过强,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升学压力依然过大。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和招生考试两项制度,牢牢束缚了人们改革的手脚。在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背景下,加快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尽管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无不发自内心地担忧,也无不真心实意地希望能有所改变,但每一项改革举措和规范政策的出台,却又总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的阻力。最近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所引发的争议,就是一个例证。其中,既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人们思想观念的问题,更有现行教育制度自身的问题。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很显然,两项制度牢牢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一项是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一项是招生考试制度。如果这两项制度的改革不能深入推进,就不能有效转变政府的教育政绩观、学校的教育质量现和家长的成才观,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便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当下的问题是——
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现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所左右。在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下,由于缺乏其他可供监测的指标,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无疑成为地方政府教育政绩的最重要、最直观的标志。在每年的考试招生季节,地方政府最为关心的是本地的升学率情况,是政府下达的升学率指标是否如愿兑现。前些年,因为高考成绩大面积下滑,教育局长和校长被撤职的消息时有出现,这样的教育政绩观怎么能真正推动教育的内涵发展呢?改变这种教育政绩观,必须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入手。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应更加科学多元,招生考试制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能实现,地方政府就不会一味地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率的硬性指标,或者一味地把高升学率作为政府政绩而大肆渲染了。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为地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的教育质量观为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所左右。当前的中小学校并不否认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也不否认除了学业成绩之外还应当综合考查学生的发展情况。然而在现实中,教育主管部门衡量学校质量的标准依然比较单一,学校也习惯于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当作展示办学水平的“利器”,有的甚至不惜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如,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等。这里的改变,必须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入手。要真正建立绿色评价体系,除了传统的学业发展水平指标之外,还应当包括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等内容,而且每一项指标都应该具有可测量的、细化的具体指标。如果学校的高升学率是通过非正常手段、通过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换取的,那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高质量,因而不值得提倡和鼓励。
家长的成才观为考试分数和升学所左右。在现行制度下,评价孩子的主要指标是考试成绩,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是分数。因此在大部分家长的心目中,孩子成才的标准就是能够考出高分,能够在升学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评价和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多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选择方向。毕竟,在如今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成功便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孩子能够考高分、能够升入一所好学校,似乎就意味着孩子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家长的这种迫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改变家长的这种成才现,也必须从中小学评价制度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入手。改革需要给家长传递这样的信息:光是学业成绩好并不代表真正优秀,让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才是每个家长所应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可以想见,在今后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中,各种考试和变相考试被严令禁止,家长还会为了给孩子升学增加筹码而忙于参加各种补习、参加各种艺术特长考级吗?同样,在未来的高中和高校的招生录取中,一旦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招生录取的“硬指标”,家长的目光可能就不会只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也不会仅仅为了获得一个高分而不断给孩子加压,不停地穿梭于各种课外补习班而忽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是当前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瓶颈。要破除这一瓶颈,必须从深化改革入手。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亟须新思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也亟待新突破。
(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