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投稿狗子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237次
  • 评分4
  • 85
  • 0

谢金兰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运用知识、理解领悟、分析概括,以积极的思维获取真正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呢?现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学生由单纯的间接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知识的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研究性的思想观念,才能有其指导下的积极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课堂是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场所。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以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告终。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这也有赖于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性,我们能够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随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给学生提问与选择的自由。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不要嘲笑打击,更不要害怕被学生问住。教师要真心鼓励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提问给予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同时,又要给学生选择思考问题的自由,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的问题,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与探索。

2.展示多样化的研究性成果的自由。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对研究问题的总结,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不论是对问题的反思总结、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还是通过专题问题展开辩论、研讨碰撞产生的火花,只要有利于开展积极的教学,有利于问题的引导与解决,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必须予以鼓励和肯定。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1.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步入研究情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立足课堂搞好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教师最好联系学生身边的,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并以此作为教学中新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2.教师循序渐进地予以指导,把研究性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并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或补充拓展学习内容,既能丰富课本内容,又可引起学生共鸣,容易被学生认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会质疑、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但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受条件限制,自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使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地进行,反之,学生遇到的困难解决不了,就会使研究难以继续,久而久之则影响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未知,帮助学生分析数据,适时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把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不断引向深入。

3.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与竞争

合作学习、公平竞争,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实践告诉我们,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独立探索的范围,而是要个体探索与主体间交往相结合的范围,只有在主体交往中,个体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调动个体与集体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外在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转化。同时,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创造性的良好品质。

研究问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结论的验证乃至小论文或探究成果的展示,无一不是小组同学在合作中齐心协力完成的,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人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展开,必将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以及与他人沟通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科学地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达到学生好学、会学、乐学,教师会教、乐教的境界。只有学生想学习、教师乐教了,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但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甘肃酒泉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