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 投稿荟荟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64次
  • 评分4
  • 74
  • 0

戴翠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标中也对课外阅读提出了要求,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浩瀚的书海里,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让学生真正爱上读书。

一、以“趣”为帆,让学生想读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漂流激趣,营造读书的氛围

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学生个人拥有的书籍,看过的书籍毕竟有限,为了引领广大学生想读书,读好书,分享读书的快乐,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可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可以在操场上,也可以在阅览室里,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书籍,开始漂流活动。活动中,学生自由选择,用交换的方式,“漂”回自己喜爱的书籍。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阅读,同时在书籍上贴上阅读心得卡,学生们在上面留下自己阅读的足迹,大家共同分享阅读的体验与快乐,在阅读中采撷智慧,快乐成长。

2.作家激趣,亲近阅读

由于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崇拜名人,结合读书节,可以邀请学生仰慕的儿童文学作家来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上学期我们学校就请来了童话王后——管家琪老师,班里孩子都特别兴奋,其中一个叫尤季鹏的男孩,亲自采访管家琪,其实这个孩子平时学习都成问题,作业经常不写,但没想到那天采访前,他还特地准备好了采访稿,当话筒传给他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眼里闪烁着泪花,连话说得都有些不利索了,当他听到作家对他的解答时,整个脸上都洋溢着种幸福的味道。是的,这就是阅读的力量。作家对学生当天所购的图书进行签名留念,虽然队伍很长,但孩子还是耐心地等待,就为得到作家签名的幸福。在讲座中作家为孩子们介绍自己成长的故事。在互动环节,作家和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孩子的读后感,并进行了一一点评。在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作家也耐心地为大家解惑,分享她的读书和写作心得。亲近作家的同时,也就亲近了阅读。

3.课堂激趣,拓展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在与学生分享课文的精彩阅读的同时,根据不同体裁的文本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向学生推荐课外书,对于学生来说更感亲切。如教完《海伦·凯勒》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完《小草和大树》推荐《简·爱》《呼啸山庄》等,教完《林冲棒打洪教头》推荐《水浒传》,教完《三打白骨精》推荐《西游记》,教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如此大量地课外阅读,既做到了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又可以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巩固学法,培养兴趣,从而更好地阅读。

4.书媒激趣,广交书友

学校开展以书为媒的活动,让本校的孩子和其他学校的孩子手拉手,以书为桥梁结为笔友,分享好书,每一次孩子都认真写好每封信,同时期待着下次的来信,每每收到笔友的信时,孩子们脸上都会洋溢着喜悦之情。既读到好书,又能结交新朋友,何乐而不为。

二、以“渔”为桨,让学生会读书

“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我认为教师应根据一定的学情,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加以相应的指导

1.众里寻他千百度——选

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海茫茫,让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很重要,我认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且孩子乐于接受的就可以被看作是好书。如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海底两万里》《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等;适应孩子时尚的需求如《哈利波特》系列,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男生日记》《笑猫日记》等;亲近经典,中国四大名著、《伊索寓言》等。

2.书山有路勤为径——写

学生不能仅仅为读书而读书,还应该消化吸收书中精华,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对于读书笔记,分三步走。第一步:读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认真地抄下来,让学生写好字的同时端正对阅读的态度,有一个好的开始。第二步:摘抄你认为最好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让学生能发现文中的美,练就他们的火眼金睛。第三步:写评析,让学生能说说自己所选的句子好在哪里,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真正变书本内容为自己的东西。以此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领悟表达的妙用,从而为自己创造美打下基础。

3.千树万树梨花开——汇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起交流,汇合,总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班级里开展“相约星期一”和“我读书,我敢悟”,让好书对对碰活动。

“相约星期一”,每周一,抽出一节课,向学生推荐自己所看的书,首先简单概括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在班上公开投票产生最佳人气书籍,然后其他同学根据相应的需要,选择推荐书籍继续在下一个周一,分享自己的心得。

“我读书,我敢悟”,根据班级情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特地留了一面墙,取名为“我读书,我敢悟”,学生在这面墙上,可以大胆谈自己对某本书的看法,后面同学还可以跟帖,在班级中,营造阅读的“共生效应”。

4.随风潜入夜——渗

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多读,当然更离不开课堂。在教学课内阅读时渗透如何去读一篇文章,如何发现一篇文章的魅力所在的方法,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至于茫然,从而相应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让学生抓住“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这一中心问题去读,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外貌等描写中,感受到这是一个自信开朗、乐观、热爱生活、朴素的老人。从而得出结论:关注人物描写,感受人物品质等,紧跟着让大家去读《水浒》,试着让大家分析人物形象,如有的孩子在提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故事时抓住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李忠摸出二两银子来,鲁达不收,“丢还了李忠”。从这个“丢”字表达出鲁达鄙视李忠的不豪爽,才“摸”出二两银子,当然不满了,亦从侧面写出了鲁达直爽豪迈的性格;知道了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鲁达有勇有谋,外表粗犷内心细腻。

三、以“鱼”为标,让学生恋读书

一路走来的阅读中,孩子收获了许多,亦如渔人出海捕鱼,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会更加爱上阅读。

1.班级更“粘”了

班级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原本下课追逐打闹的孩子总能静静地捧起一本书来看,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孩子多了,这一切叠加在一起自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班级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孩子们都能积极参加,卯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光。

2.亲情更浓了

因为孩子很多时候要与父母共同阅读,使得孩于和父母能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聊聊天,能让父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孩子,与此同时,孩子也能更多地去理解父母,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3.学劲更足了

我们面对的不是工厂里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有思想的鲜活个体,因此,我们的教育目光更要长远,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经常有已经毕业的孩子会分享他们在中学甚至大学的经历,很多孩子都谈到了阅读对于他们今后学习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前不久一个孩子提到了这么一段话:阅读可以丰富你的阅历、作文水平也会有所进步。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都读过很多很多的书,正因为读书才让他们成为了人才。你所用过的好词好句,是前人写的,前人也是从书上得来的。阅读和摘抄都提高了语文成绩,也让你看起来更有涵养,不是那种庸俗的人。因为一次机缘,曾教了一个叫佳佳的聋哑女孩。孩子的入学试卷,撇开基础题不谈,她的阅读和作文几乎是一片空白,因为残疾,孩子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在书籍的引领下,孩子的视野逐渐开阔,也可以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别人,习作水平也日益提高,其中《感谢爸爸》还被刊登在多家杂志上,后期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棒,在小学、中学都被评为进步之星。

真正以生为本,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收获阅读带来的各种精彩,就会让学生也能轻松地说出“阅读,爱你也不难。”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