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以德育活动守护童年生态的校本实践

  • 投稿ido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97次
  • 评分4
  • 85
  • 0

张春梅

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改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德育工作现状。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德育建立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相信人的基础上,顺应人的天性,从现实的“人”出发,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基于以上认识,在工作中,我们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求、接受能力,在德育队伍的全员性、德育内容的适切性、德育形式的新颖性、德育对象的主体性上下工夫、创特色,不断改变传统德育工作局面,让德育工作焕发生命活力。

一、牵手,守护孩子的童年

有人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残品;德育不好——出废品;德、智、体全面发展——出优质品。”从这个意义来说,做好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是在守护孩子的童年,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也不只是学校德育处、班主任的事,需要学校各科室、班科任全员联手,家校携手,才能形成良好的德育生态。

1.全员联手。我们通过观念引领、活动卷入、明确分工、考核激励、榜样示范等措施,在教师中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如,各科室在研究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布置检查本部门工作时,都要把养成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有科任老师都要针对本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教学科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如,我们举行“特殊学生诊疗”案例征集、论坛交流,让所有的教师都来关心诸如“喜欢打架、不交作业、小偷小摸、学习困难、不合群”之类的学生。

2.家校携手。我们还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网络平台、短信平台,让家长明确近期德育工作重点,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避免“5+2=0”现象。事实表明,大多数家长能明白学校的良苦用心,在家庭教育中给予了很好的配合。如,我们在家长会上宣传了我们学校的校训——“立己达人”的内涵后,很快得到家长们的响应,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有一位三年级家长说:“其实,在孩子搜集树叶、贴画时,我是很不放心的,担心他树叶搜集得不够丰富,担心他被剪刀弄伤,看到他那双小手笨拙地粘胶水时,我多想上前去帮一下忙;听到他嘴里念叨着‘哎呀“怎么办’时,我又是多么想给他出出点子,可有约定在先,我也只能默默关注,静静等待。最后,没有想到孩子完成得这么好,我庆幸自己没有去帮忙,没有去干涉,没有去打扰,我的~次放手,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潜力,也让孩子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满足。”

二、蹲下,贴近孩子的高度

曾有人这样批判我国德育工作的倒置问题,“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样的说法当然是片面的。不过,反思我们的小学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与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认知脱节。

卢梭曾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种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多么富有哲理的论述啊!所以,我们在规划德育内容时,坚持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

1.德育目标阶段化。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德育目标,以便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如在于与他人交往方面,我们明确低、中、高的教育重点分别是:把“话”说好;把“倾听”做好;把“沟通合作”学好。

2.德育内容具体化。在明确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还把德育内容具体化。如,就低年级把“话”说好这一目标而言,其内容包括:离家上学时跟家人说“再见”,回家时与家人打招呼。归还物品时,受人帮助时主动说“谢谢”。遇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做了有损他人的事,说了有损他人的话,主动道歉说“对不起”。不骂人,不叫别人绰号,不说粗话脏话,不大声喧哗。就高年级的把“沟通合作”学好而言,其内容包括:善于倾听,善于表达,善于分工协作,意见不一致时能换位思考,产生矛盾时能宽容对方,他人有困难时能主动帮助。

三、活动,激扬孩子的生命

儿童的发展不应是外界强加的,而应是通过主体参与各种活动得以主动实现。活动育人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校德育由呆板沉闷、枯燥无味变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孩子们的童年因此更幸福,生命因此更精彩。

1.情感体验活动。我们通过演课本剧、童话剧、校园剧、角色互换活动、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增强情感体验,明辨是非。如,根据《手捧花盆的孩子》改编的歌舞剧《诚实是金》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诚信很可贵。校园剧《我们亲如一家》让孩子们体会到了留守儿童心中的痛,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英语小品《PocketMoney》加强了孩子们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2.行为训练活动。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落脚点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反复练习、训练,有利于形成“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我们要求各年级、各班级针对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通过一段时间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新生入学初,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强化学生上放学行走训练,家长送至家长止步线,学生从学生通道行走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后一律从中心大道踩线走至立品楼门厅处,到门厅后按所在班级位置分向行走。

3.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德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家庭中,还走向社会。如,与中国建设银行海安支行联系,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理财小达人”活动,让家长带孩子在活动中学会理财,学会当家。再如,与县消防大队联系,让家长与孩子前去进行消防实践演练等。这些活动在《江海晚报》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应良好。

4.自主教育活动。我们的学科教学,今天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德育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教育,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教育。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校园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某某,我想提醒你”同学间对话活动。当学生想到可在学校停车处写下“汽车它有痕,请不要留痕”、在男厕所处写下“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温馨提示时;当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说出“某某,我想提醒你,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某某,我想提醒你,课间不要在楼道上追逐打闹”时,那么,与此同时,他也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而且,这样的学生自主教育,往往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四、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

《苟子-劝学篇》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说法,《墨子·所染》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也变。”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功能。

1.理念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核是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的轻慢,很有可能造成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和精神的淡化。因此,要透过学校文化建设热气腾腾的表象,让文化建设走向深处。于是,我们从“理念文化”人手,整体构建校园文化,明确了校训:“立己达人”;办学目标:“培养自主独立、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成就德艺双馨、受人尊敬的幸福教师;建设特色鲜明、值得公认的优质学校”;校风:“自立自强、共融共生”;教风:“学高身正、志远行近”;学风:“学而有恒,疑而善思”。这样,通过理念文化引领教师前行。

2.视觉文化。在明确学校“理念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力求将理念文化外显化、符号化,让其可视可感,以视觉冲击引发心灵触动。如,我们在校园绿岛处布置了一块校训石,邀请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题上我们的校训“立己达人”;我们把教学楼命名为“立品楼”“立行楼”“立智楼”,并做成大字镶在显目处;我们在学校主教学楼的门厅布置了一块喷绘,上面印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此等等,激励我们的学生自律自强,奋发向上,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济天下”,担负起我们的责任,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真可谓“一花一世界,一景一文章”,抵达心灵,润泽生命。

总之,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呵护生命,守护童年,让德育工作从灌输与约束,走向唤醒与激扬,充满活力,彰显魅力,发挥张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