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法

  • 投稿古井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25次
  • 评分4
  • 80
  • 0

林红香

通过对形象思维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创造过程的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因此,人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可以培养的。

一、联想教学法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由另一种事物想到其他事物的一种心理过程,丰富的联想不仅能活跃人的思维,也是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前提。

1.以生活实例为原型启发联想

整数减法中的退位减法主要有两点难以理解: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十位上是0借不到怎么办?被减数十位上是0不够减,百位上借1当10,减去3,到了十位怎么又变成了977为了解决这两个难点,教师可以以学生平时买东西这一生活实例为例,引导学生想象:“你想买一块糖需要8分钱,可你身边没有零钱该怎么办呢?售货员阿姨该怎样找给你钱呢?”

通过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展开联想,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的方法。

2.简单解决问题中的联想教学

在进行逆向思考解决问题教学时,针对题目“停车场上有36辆汽车,开走了一些后,还剩下30辆,问共开走了多少辆?”教师就可以请一名学生为大家读这道题,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题目中所描述的画面,然后让大家把自己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描述给同学听。

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是将问题中文字描述的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可视的画面,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

二、发散教学法

发散性思维教学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以扩展思维广度的训练。

比如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在学生理解了进位加法的算理后,教师可直接出示“7+6”这道算式。学生观察出这道题与前面的题不一样,它的两个加数之间差1。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迁移,很自然地想到多种方法。

第一种:把7凑成10的方法。

第二种:把6凑成10的方法。

第三种:把6看成7,2个7是14,再从14里去掉1就是13。

第四种:把7看成6,2个6是12,再加上1就是13。

就这样,通过数字之间的联系,把有明显关系的两个加数组成算式,能够起到开阔学生思路的作用。

三、自编问题教学法

自编问题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基本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根据算式编题

如根据算式“120-20x4”编题。引导学生编出“一本故事书共120页,小红看了4天,平均每天看20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等问题。

这种编题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2.根据文字题编题

在学生掌握了有关术语、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文字题编题。如根据“一个数是200,减去它的1/4,还剩多少”编一个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编出:修路队要修一段2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全程的1/4.还剩下多少米没有修?

3.进行互逆性编题训练

如:某车间原计划生产一批零件,80个工人平均每人每天生产20个,已生产了3天,还差60个零件。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个零件?

若将问题“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个零件(4860个)”和已知条件“还差60个零件”相互对换,原题则变成:某车间要生产4860个零件,80个工人平均每人每天生产20个,已生产了3天。还差多少个零件?

四、逆向思维教学法

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能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新性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如:希望小学和光明小学相距14000米,王芳和李岚分别从两校相对而行,2小时后相遇,这时王芳比李岚多走2000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在多步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以帮助学生纠正只会从一个方向去进行思考的不良习惯,从而养成灵活的、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三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