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踊跃展示”

  • 投稿星尔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823次
  • 评分4
  • 87
  • 0

蒋丽丽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出台了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与常见的长篇大论不同,这一指导意见的精髓就是12个字:限时讲授,合作教学,踊跃展示。这一精炼的描述立即引起了南通市区内教师的兴趣,笔者就三个要求中的“踊跃展示”进行了深入思考,具体如下:

一、踊跃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踊跃展示的真实含义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表达、积极展示”,这是一个在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用“适当的方式”展现学习结果、检视学习效果、呈现发展状态的过程。显然,这一描述是指向学生的,而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不够踊跃,说明学生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没有把握,或者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自信;如果学生虽踊跃,但展示的结果有误,就说明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偏差,或者说明教师的引导出了问题,同样对教学效果具有反馈意义。

笔者所在的南通地区,初中生物的学习主要在七八两个年级,其中八年级需要接受统一组织的会考。根据这些年来积累的经验,会考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基本能力,学生获得良好以上的评价比例一般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应试压力,这就在客观上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而展示环节连接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评价,应当在课堂改革中发挥杠杆作用,一头撬起高效的学习过程,一头撬起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笔者以为,这就是踊跃展示的意义与目的所在。

二、踊跃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操作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鼓励学生踊跃展示呢?事实表明,很多教学理念的实现往往需要透过教学理念,去探求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推动理念的实现。譬如踊跃展示,如果只将重点落在踊跃二字上,那学生便有可能投教师所好,故意装得积极一些,但这样其实起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作用。现就以“人体内平衡的维持”(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中“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尝试与做法。

这是本章第一节的内容,重点包括血管、心脏、血液、循环流动等概念,其中,了解血液、血管、心脏的结构特点以及生理功能,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循环系统则是一个带有生成性质的知识点。对此,笔者重点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让学生通过脉搏的测量以及对手臂上“青筋”的观察,去感知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让学生用自制的听诊器或医用的听诊器,去感知心脏的跳动,然后通过对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以及心脏模型的观察,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第三,通过对“血液里面有哪些成分”“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以及血细胞涂片的观察,建立对血液的认识。这三个活动是依次进行的,学习的主要方式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在教师点评之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

而对于学生的展示,笔者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来对他们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展示不仅仅是说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以及小组内的讨论结果。事实表明,只要坚持这样的做法,就会让后来的展示变得更高效,踊跃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表现。

三、结合生物素养的提升思考踊跃展示

关于踊跃展示的问题,笔者更多思考的是:踊跃可以给学生的生物学习乃至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什么?主要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是可以让生物学习更加生动起来。很多时候瞄准会考的教学会让生物知识变得僵化。而有了展示的过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就会生动起来,如上述例子中,学生得到的就是一个生动的血液循环系统,而不是分解开来的各部分知识。

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踊跃是一种学习状态,展示是一种学习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形成的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当中去的,这种作用必须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当然,作为一项教学要求,笔者对踊跃展示的理解与实践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与探究。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东陈镇雪岸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