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让海文化精神在学校生根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66次
  • 评分4
  • 80
  • 0

宋协兵 于丽

孙家疃小学位于威海海岸线东北端的葡萄湾畔,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这里民风淳朴,海洋文明历史悠久。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围六个渔村,依托资源优势,自2009年起,学校将滨海地域特色与学校文化积淀相结合,积极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出“海纳百川——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厚蓝色底蕴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目标,提炼出“扬帆向未来”的口号,建设海洋特色校园,完善师生发展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一系列海洋文化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使校园海洋文化气息浓郁,海味十足的孙家疃小学成为威海教育特色发展进程中一张精致的名片。

一、海昧环境建设,打造“海洋文化公园”

走进孙家疃小学,处处都能感受到海洋的气息。学校不论是围墙还是凉亭,都有一个海洋文化主题。走进教学楼,海洋的清新感觉扑面而来,一楼突出童真童趣,主题是“海趣”,尤其是在走廊的尽头,几张小渔网、一些小贝壳,让这个小角落充满渔家的温馨;二楼传承民风民俗,主题是“海风”;三楼突出智趣,主题是“海韵”,彰显生命的韵味;四楼的主题是“海情”,突出校情、校史。在设计的过程中,学校加入了更多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态元素。楼梯的墙上,贴着一幅幅学生亲手做的海洋生物标本,给学校增添了更多的海洋味道。

和别的学校不同,孙家疃小学的很多学生家长都是渔民,在认识和接触海洋生物、环境等方面,孩子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将这些优势利用起来,学校成立了贝雕制作、电脑绘画、剪纸、英语配音等十几个学生社团,同时制定了社团管理、考核和评价等系列制度,确保社团课程的良性发展。每周的社团课中,学生或开心地制作,或自由地畅想,引领学生走出书本的狭小空间,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扬帆远航。学校浓郁的海洋氛围,给予了孩子们心灵的惬意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童真童趣真趣自然,海风海韵风韵无边”。这是学校阅海亭上的一副对联,是学校教师自主创作的,折射出师生对“海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班级吉祥物来自大海,海洋精神在心中

走进孙家疃小学五年级二班,墙上一张小海马的画像格外醒目,这是班级的吉祥物。班主任老师说,自然界的海马对环境不挑剔,生存能力很强,游泳姿势十分优美,而且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取海马适应能力强,对人们有价值这两大优点,他们确立班级目标:我们将像海马一样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像海马一样忠勇顽强、奋勇拼搏。而班级宣言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收获一点点。为了达成目标,班主任老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设立了“海马大比拼”,从“学习、卫生、纪律”三大方面进行个体的纵向评价,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海马”真正成了班级的代言人。

在孙家疃小学,各个班级的吉祥物都来自大海,朴实无华的海草,搏击风浪的海鸥,锲而不舍的海龟,以静制动的海螺,适应力强的海马等,都成为班级吉祥物。 各班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主开发班本课程,确立特色班级目标和班级吉祥物。每个班级都有一张海洋明星榜,鼓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好好学习。每个班级都有班本课程,挖掘了师生的潜力,促使各个班级不仅厘清了特色,而且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创造的过程中,共同构建富有个性的、充满活力的班级文化。

三、海洋文化活动,提升“亲海”素养

王国杰先生是威海有名的贝雕达人,也是孙家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到孙家疃小学,与孩子们一起了解各种海洋生物,学习制作贝雕的技艺。在孙家疃小学,这样与大海亲近的机会很多。每年春节,学校都会进行“渔家民俗游园”活动;“六一”开展海文化艺术节活动;国庆节开展“海鲜我来做”活动;学期末举行“海洋教育文化超市”等。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将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纳入了教学常规,并聘任本土作家、贝雕达人、老船长等能人担任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这些举措整合了社会各方的力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海洋教育的归宿。近年来,孙家疃小学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系统性强、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学校对各项活动进行了整体梳理,把凡是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的、能实现学生全员参与的活动确定为传统活动,并与节日文化进行了有效链接。每次策划活动方案时,学校都依据年级特点,反复斟酌,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项目,内容体现螺旋上升的特点,满足了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真正让孩子们亲近大海,爱上大海。

四、开发“海语”校本课程,大海在身边

“天上有什么,海里有什么。上天有天宫,深海有龙官。天空有星星,海中有海星。海星五个角,能游也能动。”这是本土作家苗丰云老师写的一首小诗《海星》,这首小诗被收入孙家疃小学的校本课程中,朗朗上口的节奏让孩子们非常喜欢。

要扎实推进海洋教育,教学是核心,课程是载体。孙家疃小学一直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当作常态化的工作来做。2009年,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首套校本教材《大海在我身边》走进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动态化,引导教师深度挖掘校本课程资源,通过合理的形式、多样的方法组织实施。在二度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补充新信息,生成新目标、新主题、新内容,逐渐成长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动态多元、着眼实际的教材开发过程,经历了破除“坚冰”的过程,将所有教师的思想都统一到海洋教育课程的研究上来,发挥了集体合力,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有效开发和实施的中坚力量,实现了课程开发与教师成长的双赢。

五、大学生志愿者进校园,海洋教育教师队伍壮大

10月初,12名来自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的大学生被聘为孙家疃小学的校外海洋教育辅导员,任闯就是其中一位。对于海洋有着深深的感情的他,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为小朋友们补充海洋知识,带领他们了解大海,任闯觉得很开心。在孙家疃小学,像任闯这样走进课堂的校外辅导员已经有20多位了。

为了保障课程的实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海洋知识,每学期孙家疃小学都专门从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招聘大学生作为校外海洋教育辅导员,担任校本课程的专职教师,并协助班主任老师组织海洋科普活动,这样就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海洋教育教师队伍,保证了学校海洋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学校统筹安排,把综合实践、社区与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打通使用,“海洋教育”每周一个课时;社团课程每周一个课时;“海洋科普”通过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还将部分海洋课程与德育活动进行了有机整合。这样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等方面,都为学生探究海洋奥秘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校每学期期末都会举行校本课程检测,了解课程实施的效果,并出台“优秀海洋教育辅导员”评选办法,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评奖,调动大学生海洋教育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从有了这些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到来,学生也更喜欢和他们一起亲近大海。

六、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海洋文化品牌初显

经过整整六年的海洋文化品牌的打造,孙家疃小学全校师生和谐发展,学校工作迈上新台阶。

六年来,孙家疃小学课程建设日趋规范,海洋教育特色日益显著,2011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12年,学校代表环翠区在“威海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现场会”上做了题为《充分发掘海洋教育资源,打造学校实验教学特色》的专题汇报。2013年,学校升级为威海市特色培育学校,并被环翠区教育局评为“AAA级特色学校”。在区第二届教育科研年度成果评选中,学校获得一等奖。孙家瞳小学还先后被评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这些成绩的取得表明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攀升。

海洋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开发课程的能力,成就了教师。学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以上教学能手3人,3名教师被聘为环翠区兼职教研员。学校的海洋课程有多项获得市级奖励。学校开发的小学综合实践教材在威海市“十三大课题”阶段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进步最大的还是学生们,丰富的课程,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生活,对自然世界,对同学老师,对班集体和学校的热爱,初步建构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精神。在环翠区举办的科技节活动中,孙家疃小学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制作的标本等全部获奖,而且成绩名列前茅。学生们开展的实践探究活动多次获得省级奖励。

多年风雨历程,数载辛勤耕耘,孙家瞳小学的特色办学初步形成,并将继续以海洋文化为载体,营建科学与人文并重、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乐园,引领学生“纳海之广博,取海之深邃”,扬帆向未来!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孙家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