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教师对待学困生“两要”“两不要”

  • 投稿二月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98次
  • 评分4
  • 16
  • 0

王宏伟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从教十几年来常常听到“这个学生笨”“那个学生差”之类的言论。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分成了慢班和快班,表面上看是因材施教,而实质上却将一部分学生打人“冷宫”,无形之中给这些学困生贴上了“差生”的标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必将代替“英才教育”。所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学困生的转化,深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种乐趣,更是一门艺术。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要调查,不要想当然

“学困”是学生自身心理内因通过客观外因发生作用的结果。学困生的形成除其内在的主观原因以外,还各有其不同的外在客观原因。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如果父母经常吵架,使其心灵受到伤害,或者跟着离异父母的一方过,不能得到双亲全面的关心,或者跟着祖辈过,过分溺爱使其养成许多坏习惯。有的学生父母没什么文化,靠做生意成了暴发户,这些学生在物质上比其他学生优越,消费超前,手机经常更新换代;课间不停地吃零食;穿戴打扮追求时尚和名牌。他们的想法是:我的成绩虽不好,但我有钱,就算现在成绩不好,将来也照样赚大钱,甚至还经常嘲笑其他刻苦学习的同学,所以他们的存在也给班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学生家中学习环境不佳,父母非但不给子女树立好榜样,还以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如抽烟、酗酒、打麻将、玩低级趣味的游戏,结果子女往往近墨者黑,同样胸无大志,无心学习。

2.学科原因

好多学生都有偏科的现象。如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由于积淀的时间比较久,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比较差,而对于感兴趣的某一学科,学习成绩往往较好一些。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很不理想,前背后忘记,特别是写作文更是文不对题。学生某学科的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该学科缺乏兴趣,基础知识上脱节,新的知识根本就听不懂。不喜欢、认为无用,就不想学,就沦为了该学科的学困生。再者,有些教师因为学生好几次作业完成得不够好,或者某次考试考砸了,或者课堂提问时回答不出,就在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对其严厉批评,或在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其挖苦,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于是,学生对该学科产生了抗拒或者恐惧心理,害怕该学科的学习或者逃避该学科的学习。渐渐地,该学科的成绩越来越差了。

二、学困生转化要因人而异,不要一刀切

找到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对于“学困生”的教育就有了一个人手和掌控的契机。因此,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1.家庭环境“恶劣”的学困生

生活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的学困生往往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疼爱,因此自暴自弃、自卑、甚至有仇视心理和暴力行为。他们不与教师交流,少与同学交心。对于自己的成绩不闻不问,对于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始终抱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这些缺失爱的学生,必须倾注爱心和诚心进行转化。

学生小杨是一个聪明乖巧的男孩子,曾经在金钥匙竞赛中获过二等奖。但就在他读读初一时父母离异了,他被判给了父亲,他的父亲为了生计常常早出晚归,有时一个星期不回家,于是一个最需要父母关爱的孩子从此只能孤零零地度过每一个夜晚,既没有人去过问他的学习情况,也没有人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成绩一落千丈。到了初三,连新开设的化学学科的成绩也不到60分,由于长期生活没有规律,他上课经常精神不振,无精打采,甚至破罐子破摔,成绩很不理想,常常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教师的话根本听不进去。看到一位好学生就此消沉,笔者就利用班会课给他讲科学家成材的真实故事,用海伦·凯勒一只耳朵不能听,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的女子却成就了非凡的教育事业以及世界上很多先天或后天失去双手双脚的不幸人士却能成为一个个成功者的事实,让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很多,父母离婚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不幸,要学会自强。”同时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父母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初中三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危险的年龄段。从此他的父亲时常在晚上陪伴他学习了,他的母亲时常来学校看望他,还带他去动物园、水上乐园玩。而在学校,我也经常在学习、生活上给以关心。从而使他感受到了来自父母和教师的关爱,燃起了生活的激情和学习的勇气。不但活泼开朗,而且刻苦学习。在当年中考以总分648分的成绩进入重点中学学习。

2.有思想“包袱”的学困生

在“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历来把孩子的学业成绩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将来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于是,孩子们从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学起,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许多孩子非常害怕每一次的考试,害怕考试成绩的下降,但越是害怕越不理想。于是产生了考试恐惧症,最后发展到畏学、厌学、逃学。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必须想办法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卸掉其身上的包袱,这是转化的关键。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要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一位教师每天工作的重点。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和控制,才能让全体学生学有所获,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只要教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予他们尊严,帮他们树立信心,找准学困的成因,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对策,就能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