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校长管理正文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中的角色转变

  • 投稿百科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82次
  • 评分4
  • 16
  • 0

涂仕媛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课堂形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等。我国现行课堂教学大多数依然遵循着“课上教学+课下作业”的基本范式。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或许会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释义

关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国内外有很多种,韦斯利·贝克(WesleyJ.Baker)提出了一个“翻转课堂模型”(ModelofClassroomFlipping),即在课下教师借助网络化的课程管理工具进行在线教学并呈现学习材料,而在课上,教师主要与学生开展互动,进行深入协作,国内学者有的定义为“老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的定义为“一种以改进实践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教改模式”。

综合学者们的定义,探究其定义的渊源与本质,笔者认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目的,借助网络平台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凸显学生中心地位,以师生互动为知识内化的途径,以促进学生素质养成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

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目的,指的是该模式下的课堂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能达到自动化的水平。课堂有效性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多年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课堂受到质疑,翻转课堂后,学生在课堂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提问或开展项目实践、应用实验、协作学习和深度研讨等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

借助网络平台以视频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指出了该模式下教学内容的承载方式和呈现方式。也就是说,传统的教材已经演变成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学生学习的设备也发生改变,他们需要电脑和网络的支持,才能够完成课外知识传递的过程。

凸显学生中心地位,以师生互动为知识内化的途径,反映的是“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权威(SageontheStage),而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GuideontheSide)”。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提出各自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与同学讨论、与教师交流,思考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提出者,是信息的搜索者,是互动的话语者,而教师是互动中的引导者,是学生信息求助的脚手架,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之一,在这种模式的课堂中,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完成知识内化。

以促进学生素质养成进行形成性评价,指出了该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及目的。该定义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养成而不是判断成绩的优劣,关注的是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也提出对学生进行的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全过程表现,而不仅仅是以最终表现论成败。

二、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1.学习流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完成“信息传递”,然后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学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学习流程的改变不在于时间的变化,更大的意义是让学习困难者在需要帮助时,有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而不是单打独斗,在挫败感中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

2.学习内容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是融教学课件、教学讲解、学习互动、疑难解答、学习评价为一体的资源库,其本质上是一种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相应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内容往往只是教材,甚至是多年不变的书本,相对来说,这种内容是固定的、呆板的,是预设的,而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变化的,是学生不同问题的汇编,是变化的、充满新鲜的,是学生自己构建的。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内容往往具有唯一性,一般仅来自于所任教的教师,而翻转课堂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观看自己的任课教师的视频来学习,也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视频来学习,只要能够顺利解决问题,就是达到了学习目的。

3.学习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般是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的方式也往往是以成绩来论优劣,往往是总结性评价或是量化评价。而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视频中配有检测学习效果的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如果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不满意,可以学习多次,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信息搜索平台来完成测评,这还不是最终的评价,因为如果测评结果不理想,自己又不能解决时,还可以拿到课堂上来和教师、学生讨论,只要最终将问题解决就是达到了学习目的。可见,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是学生自己,可以是家长,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同伴,可以是课后评价,也还包括课上评价。因此,这种评价是多元的,是一种质性评价。

三、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应用中的角色转变

1.学校

由预设性目标的规划转变为生成性目标的关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是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的,课堂上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早已经设计好的目标来进行,完全不能顾及学生提出的与目标关联度不大的问题,也没有时间去与学生对话,因为大部分时间都为教师知识传授所占用。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直接参与课堂,决定了课堂的生成性,对课堂的管理由监控变成观察。以往,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决定了学生每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讨论,是学生课堂表现的最终评判者。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他堂课上是观察学生的状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观察学生是否和同学合作,观察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

由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的转变。形成性评价一般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布卢姆)。由于知识的传递是在课外完成的,而课外的视频学习是否有效,是可以反映在课堂学生是否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师生间有效的对话、提出建设性方案等,因此,评价者应更多从地课堂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考核,而不是只注重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因素。

2.教师

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控者,不再是知识传递的唯一来源,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他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通过设问、情境创设等方式去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教师成为教学视频的研发者与建构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依据教材或网上提供的视频等资料来教学,他们不用自己去录制视频。而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实际特点开发有吸引力的教学视频,更要考虑学生在课下学习时需要的互动平台、学习评价方式。教学录制视频的质量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视觉效果,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还需注意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视频的学习中去,设计结构的互动策略等,确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性。

3.学生

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提供的课下视频使学生不必中规中矩坐在课堂上按照全班统一进度来学习,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学习量,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人。翻转课堂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学生需要根据课下学习的情况,及时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然后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以扩展和深化知识,最终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通过提问答疑、合作讨论、同伴协作、项目实践和做作业等方式成为这个课堂的主角,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家长

变学习的催促者为学习的脚手架。以前,家长总是一回到家就催促孩子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至于孩子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效果往往是爱莫能助的。翻转课堂后,家长可以给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家长可以先观看视频,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引导孩子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这样也使得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之一。

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变了家长在学生学习中的被动角色,因为学生是在家里完成知识接受环节的,所以,家长可以观察到学生学习时的状态,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迫无奈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信息资源,他们可以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中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对课堂上教师无法关注到的其他方面进行评价,更好地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关心学生最终成绩变为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传统思想下,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尺子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至于成绩如何取得他们是不太考虑的。而翻转课堂后,家长能有更多机会关注到孩子在学习中的身心状态,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在他们紧张时营造宽松的环境,在他们情绪低落时给予适时的安慰,在他们焦虑时为他们打开心灵的枷锁,这些是家长以前所不能做到的。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